量化寬鬆是什麼?怎麼影響經濟?個人如何應對?

2020年的COVID-19造成全球的經濟活動緩慢,許多國家已經無法單純利用傳統的貨幣政策恢復經濟活動,於是採用量化寬鬆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簡稱QE)。

許多人常聽說量化寬鬆政策就是在印鈔。但真的是這樣嗎?量化寬鬆、通貨膨脹、利率、就業率、經濟活動等不同的概念到底是怎麼互相影響的?我們會發現,量化寬鬆政策的影響,並不只是在實行當下,而是退場後,對經濟的影響及副作用才會顯現出來。

我們接下來會介紹量化寬鬆政策的歷史,以及原理,和背後的動機。最後會討論到量化寬鬆政策如何對經濟以及個人影響,並且討論個人該如何應對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由於量化寬鬆常造成通貨膨脹,許多人利用金融商品來應對。而一次次的歷史卻告訴我們,金融的泡沫化也隨之發生。

無論是政策執行面,或是個人應對其可能會帶來的風險,考慮經濟真實的動能,即驅動感性與理性的消費,才能夠長期面對各種不確定。

量化寬鬆


目錄


貨幣與經濟

經濟活動主要是人們從事商品或服務的生產,以及對應的交換、分配、消費等活動。貨幣的產生,加速了經濟活動的運行,成為了重要的交換媒介,而政府也常利用對貨幣的控制來作為調節經濟活動的手段,接下來,我們可以看貨幣與經濟間的關係是如何影響的。

通貨膨脹、失業率、消費

大多國家央行的重要任務便是利用調節貨幣供應量,來實現既定的經濟目標。

通貨膨脹,原意為貨幣數量的增加。在一般情況中,貨幣增加會造成單位數量貨幣能購買當商品服務變少,後來通貨膨脹一詞便被直接代表為物價持續上漲的現象。(但要注意貨幣供應量增加不一定會造成物價持續上漲。)

1958,紐西蘭統計學家威廉·菲利浦於1958年根據英國近百年(1861-1957)的總體經濟數據,畫出了一條通貨膨脹與失業率的相關曲線,被稱為菲利浦曲線。大致結果是表明名目工資的增加,與與失業率的增加為反向。而工資的增加又會影響著物價的上漲,亦即著通膨率高時數據呈現出的失業率較低。

菲利浦曲線意味著當通貨膨脹與經濟成長在理想狀況為同時增長,許多國家利用此一結果來指導政策,嘗試透過利用貨幣政策操作通貨膨脹率來降低失業率。

然而如果操作失當,造成的現象便是物價持續高漲(通膨),但失業率依然不降。這種經濟停滯但又通貨膨漲的現象稱為停滯性通貨膨漲,又稱為滯漲。而經濟學家也將(通貨膨脹百分比+ 失業率百分比)稱為(痛苦指數)。

我們如果從消費的角度,更能理解菲利浦曲線,以及使用菲利浦曲線的政策何時會失效。

當就業所製造的產品即服務,有打動客戶的心(感性)智(理性),產生消費時,所產生的收入輾轉成為薪資並支付給勞動力,進而才會提高就業率。而當消費需求越多,也同時帶動物價上漲。

我們將客戶感性與理性的能量稱為心智能量,若政策推動通膨背後沒有考慮心智能量推動的消費,則經濟數據長期容易偏離菲利浦曲線,並造成痛苦指數上升。

貨幣供應量與通貨膨脹

上一節有提到,原來通貨膨脹一詞代表的是通貨(紙鈔、硬幣等法幣)的增加,後來被直接代表為物價的上揚。而實際上,會影響到物價的上揚,不只是我們使用的狹義貨幣,即通貨(紙鈔、硬幣等法幣),還包含其他可作消費的廣義貨幣形式。

一般來說,廣義的貨幣供應量分為三種

M0 = 流通中的現金
M1 = M0 + 商業銀行活期存款,稱為狹義貨幣供應量。
M2 = M1 + 商業銀行定期存款,稱為廣義貨幣供應量。

我們可以這麼理解,作為在市面上流通的現金,只是貨幣的一部分。而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雖然不以現金的形式存在,卻也是大眾消費使用的一部分。

商業銀行定期存款雖然流動性相對低,但卻也是具有可以拿來做消費使用的功能。

每個國家及地區對M1和M2則有細部定義上的不同,下圖是台灣的定義。

貨幣供應量

上述中提到的商業銀行活期存款,以及商業銀行定期存款,並非完全以現金存入,而是包含著對銀行的借貸。而各國央行對商業銀行放貸皆有銀行準備金的制度,假設央行對商業銀行的準備金要求為10%,則如下圖,雖然小王在銀行中存了100元現金,但經過銀行借貸的過程中,狹義貨幣供應量卻為100+90+81=271元。

銀行準備金

量化寬鬆

當我們知道廣義貨幣供應量的概念以後,便可以理解傳統央行調節貨幣供應量常見的手段。

  • 調節基礎利率

    • 當基礎利率下降,除了降低存款率外,可以激勵借貸行為的產生,因此增加了貨幣供應量。
  • 調整準備金比例

    • 當準備金比例降低,商業銀行便可允許提供更多的借貸,從而提高貨幣供應量。
  • 調整重貼現率

    • 客戶如果要求銀行將未到期的商業票據提現時,稱為貼現。過程中,銀行會收取手續費,而手續費的的比率稱為貼現率。當銀行又拿客戶貼現的票據向央行申請貼現時,央行所收取的手續費比例即為重貼現率。相當於是利息的一種表現。央行透過降低重貼現率,亦可增加市場中的貨幣供應量。
  • 公開市場操作

    • 央行透過買賣公債或政府債券,當降低債券利率時,便會刺激債券回購,增加貨幣供應量。

從上面幾點,可以看出各種利率的調整,是傳統央行主要控制貨幣供應量的主要手段。

然而,當一些金融危機發生時,政府無法透過傳統的手段即時控制貨幣供應量,或各種利率已經降低為0,無法透過降低利率增加貨幣供應量時,央行便常利用量化寬鬆來增加貨幣供應量。

量化寬鬆被認為是「非傳統貨幣政策」,可以理解為利用大量的市場操作來增加貨幣供應量,而除了大量主動回購公債或政府債券外,甚至大量向金融機構購買高風險的其他債券,如房地產貸款擔保證券。藉由這個過程,央行實際上不需要發鈔,而是透過增加金融機構在央行的準備金,以此放大金融機構允許的放貸額度,以此增加貨幣供應量。

到此,我們可以看到央行透過各種手段來控制貨幣供應量,主要目的在於保持經濟運作,而最終是否能保證長期真實需求消費的產生,亦即心智能量的考量,才會是各種貨幣政策是否有效的重點。


量化寬鬆近代史

量化寬鬆最早的出現在日本,由於1990年代的日本金融泡沫,隨之而來「失落十年」,在2001年實施量化寬鬆後,在2005年才好轉。

2008年的次貸危機產生的全球金融風暴,以及2020因COVID-19造成的全球經濟停滯,許多國家也開始嘗試利用量化寬鬆來調整經濟。

廣場協議、日本失落的十年、量化寬鬆

在1985年前,美國對外持續呈現貿易赤字。做為美國當時最大債權國的日本,牽頭美國、英國、法國及西德,五個國家在美國紐約的廣場飯店會晤後,於1985年9月22日簽署協議,透過聯合干預外匯市場,使得美元對日圓、德國馬克及主流貨幣有秩序的下調。從1985到1988,日圓兌美元因此大幅升值,幅度有86.1%之多。

BOJ(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為了幫助出口產業,採取了寬鬆的貨幣政策,然而貨幣卻大量流入不具生產性的房地產以及股市,造成大量通膨。直到1989年5月,BOJ才開始反應,開始緊縮政策,接下來18個月內,重貼現率即大幅調升3.5個百分點,日本的金融泡沫也被吹破。

自1990年至最低點,日經股價指數下跌約73%,商用不動產價格下跌約87%,在資產價格泡沫破滅後的十年間,日本不動產及股票財富足足跌掉了1,500兆日圓,約等於日本三年的GDP。這十年也被人稱為日本失落的十年。這十年,除了日本資產大幅縮水,也造成了銀行不良債權遽升金融系統受損、企業民間去槓桿化及需求轉弱、陷入通貨緊縮,形成了「通貨緊縮惡性循環」。

日本實行了一連串的政策包含

  • BOJ降息,並採取量化寬鬆政策,增加貨幣供應量
  • 重建銀行中介功能
  • 採用擴張型政策,填補民間部門需求不足

直到2005年,日本經濟才得以恢復,BOJ在2006年3月9日宣告結束「量化寬鬆政策」,2006年7月14日再結束長達5年的「零利率政策」。

2008金融海嘯與量化寬鬆

在2001,FED(美國聯邦準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為了因應 dotCom泡沫及911事件引發的通縮危機,2001 年 1 月至 2003 年 6 月共降息 13 次,將聯邦基金利率由 6.5%降至 1.0%。而直到2004 年 6 月起,美國經濟相對恢復,而FED連續升息,將聯邦基金利率由 1%升至 5.25%。

然而在降息期間,資金大量流入房屋市場,甚至是信用不良的次級房貸金融商品。當2004年FED開始升息,甚至國會要求房貸業者改變貸放標準,在2006年開始美國房市急速降溫,借款者還款壓力,次級房貸違約率大幅攀升。而次級房貸也隨之泡沫化,造成擔保的金融機構產生信任危機。雷曼兄弟銀行的宣布破產,成為了全球金融風暴的起始點。

美國則是實施了一連串政策,包含

  • 凍結房貸利率
  • 降低重貼現率,量化寬鬆(FED透過購買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美國國債及機構證券)

美國的量化寬鬆政策,一直到了2014年才退場。

2019-COVID-19

2020年,由於COVID-19疫情,全球經濟進入停滯的狀態。美國為了刺激經濟,除了FED降息,實施各種紓困方案外,也再次實施量化寬鬆政策。而 “量化寬鬆”一詞的搜索量也突然增加。

然而,這一次與日本失落十年和2008年金融海嘯不同,前面兩個為金融泡沫所造成的經濟風暴,而這次是因為疫情所造成的經濟停滯,使用用較為激進的量化寬鬆政策是否會帶來副作用?也有待觀察。

qe搜索量


量化寬鬆的可能的風險-個人該如何應對

歷史上,2001年才開始有量化寬鬆作為貨幣供應量調節的方式,被使用的時間尚未長久,是否能帶來真正的效用,以及其風險性,也是具有爭議性。

量化寬鬆實行的風險

量化寬鬆政策最理想的狀況是,透過增加貨幣供應量刺激經濟,然而若沒有適當做好配套,或是過於激進,也可能帶來下面的風險。

  • 貨幣供應量沒激勵到經濟

    • 央行透過公開市場操作,增加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然而如果銀行不肯放貸給民生消費,則便無法激勵到經濟。
  • 貨幣供應量過度激勵到房市或金融

    • 如果貨幣供應量過多流向金融,則會推升通貨膨脹過度。當經濟恢復,政策要採取緊縮時,則容易產生金融泡沫,又再一次對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 貨幣供應量過度激勵到無需求的生產

    • 貨幣政策的其中一部分是為了降低失業率,如果貨幣供應量過多流向無需求的製造,短期雖然降低失業率,但會造成生產過剩,而造成通縮,並且長期因生產過剩影響就業率的持續。如果製造過程未考慮生產污染,甚至可能影響環境永續。

量化寬鬆的個人應對方式

上面雖然討論了量化寬鬆對整體經濟可能造成的影響,對於個人來說,難以影響環境,但也可以思考應對方式。

  • 善加利用資金取代儲蓄

    • 由於量化寬鬆最常見的直接結果便是通貨膨脹,造成個人儲蓄相對縮水。嘗試提前消費,以及將資金利用做各種學習,可以將儲蓄的價值發揮。
  • 避免金融以及各種新興金融商品的投資

    • 當貨幣供應量過度流向各種金融商品時,對其會造成這些金融商品價格持續攀升。許多人考慮投資作為利用儲蓄的方式。然而前面我們提到,這些不健康的投資容易產生金融泡沫。而許多人短期嚐到甜頭,卻也在泡沫時損失比通膨還來得嚴重。
  • 各種所得獲取要考慮經濟驅動力,即心智能量

    • 感性與理性(心智能量)驅動的消費才是永續推動經濟的因素。譬如我們透過工作獲取所得,如果公司製造的商品沒有心智能量驅動消費,則工作也無法長期穩定。除了工作外,各種所得獲取方式,如投資,亦是如此。

結語

無論是量化寬鬆或是各種貨幣政策,目的皆是為了維持經濟運作,而經濟運作,同時大家會想到消費、就業率、生產製造…等等。

我們在上面的討論中,會發現各種面向的因子中,感性與理性(心智能量)驅動的消費才是永續推動經濟的最大因子。貨幣政策的各種配套措施,需要考慮到是否驅動心智能量運作,否則無法永續。

作為個人的角色,受到量化寬鬆所引發的通貨膨脹影響下,儲蓄已經是個風險行為。然而資金的利用下,也必須考慮永續推動經濟的最大因子,才能避免再次受到更大的風險。


永續所得實驗室

永續所得的概念和實踐並非個人或單一組織可以推行,在此一概念之下,永續所得實驗室也應運而生。

永續所得實驗室的成立便是幫助建立各種永續所得相關概念及實踐方式的推廣合作。

👉   永續所得實驗室

永續所得實驗室


參考資料

日本失落十年的經驗與啟示

貨幣政策一直沒那麼寬鬆!鮑爾:通膨和失業率之間的關係早已崩潰

金融化對個人的影響

【被動收入/組合收入 VS 永續所得】,你所不知道關於被動式收入的坑

Quantitative Easing - 維基百科

菲利浦曲線 - 維基百科

  • Copyright: Copyright is owned by the author. For commercial reprint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for authorization. For non-commercial reprints,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
  • Copyrights © 2021-2024 115B-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