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收入/組合收入 VS 永續所得】,你所不知道關於被動式收入的坑

美國國稅局(IRS)把收入劃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主動收入,被動收入,和組合收入。

主動收入包括營利、執行業務、薪資等,就是靠自己(自助)、獨立(independent)來賺取,扣除必要成本後,成為應稅(taxable)所得。

而廣義的被動式收入,或非勞動收入(Unearned income),包含被動收入及組合收入,就是靠別人(dependent)的所得,如靠房客的租金、或靠資產配置來獲取的利息、或股利。許多人因為主動收入需要靠自己本身以勞務來交換,勞力壽命有限,受到時間上的限制,而努力讓自己增加被動收入。

實際上,除了主動收入容易受到時間上的限制外,廣義的被動式收入,也常受到收入空間上的限制。

而【永續所得】的概念,便是在常見的收入概念再進化,突破各種收入的限制。

接下來,我們來看常見的被動式收入,可能面臨什麼樣的限制?以及永續所得的概念,該如何解除這些限制。其中,我們發現大家最常忽略的是合作,以及客戶群心智能量。(後面會解釋心智能量的意義及重要性。)

ACIS


目錄


常見的被動式收入類型有哪些?小心要注意的坑

如果在網路上找查被動收入,應該找到許多不同的方式,每一種方式都有不同的特性。這邊我們舉三大類為例。

A. 建立社群或流量,透過提供商品、服務或廣告以獲取收入
B. 資產出租
C. 不參與營運的投資

建立社群或流量,透過提供商品、服務或廣告以獲取收入

這裡包含著大多人想到的各種方式,例如

  • 建一個網站或APP,創造流量,透過販售商品、服務或廣告獲取收入
  • 在Youtube、痞客邦之類的第三方平台,創造內容,吸引流量,再以流量轉化為收入
  • 將知識內容放在有流量的第三方平台,透過知識付費獲取收入
  • 代理商品、服務,透過線上線下各種方式推銷給各戶群
  • 建立企業,透過供應鏈及生產管理,然後將商品服務送到客戶手中
  • 授權費,透過版權、專利等個種授權,以回饋金方式來獲得收入

因為方式種類多,且入門門檻從小到大都有,也讓很多人嘗試這類型的被動收入。但真的要做得好,也有許多面向需要考慮。

創作內容、商品、服務的金錢、時間及精力成本,以及有效性。

記得以前有位英國朋友跟筆者說了一個比喻,我們在看旅遊Youtuber的時候,總是很羨慕對方可以到處旅遊,並透過Youtube廣告獲取收入。但我們不知道的是,很可能他到了某個地方玩了兩天,其實都在拍攝,而後面有五天都在剪輯影片做後製。如此一來,似乎又回到了主動收入裡靠勞力換取收入的限制。

有人透過外包的形式解決勞力的限制,但還需要評估所需要成本以及最終可達到的效益是否能夠匹配。

最終,市場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務,往往也隨時間演化,也是需要考量的因素。

社群或客戶群的建立成本,有效性,留存,以及客戶終身價值(Customer Lifetime Value)

許多人嘗試建立社群時,會發現社群建立的難度,需要各種隱性成本。例如與客戶建立關係,可能需要許多時間以及互惠來建立關係。但當建立好關係後,可能發現我們無法提供對應的商品或服務,而或社群流失。

需要花更多心力與社群與客戶群學習,才能更長久有效的建立關係。

流量的建立成本、有效性,及時效性。

流量與社群及客戶群類似,但又有些不同。譬如在一個熱門景點租下一家店,可能就有固定的流量,但並不一定是固定客戶群。而這個例子,租金的成本是否可以與最終效益匹配,亦不是容易研究的議題。

而網路上的流量也非常類似,很多人透過買廣告而持續付出成本帶來流量,必須考慮實際帶來收益可否達穩定。

網路流量來說,有另一部分使用如SEO搜索引擎優化的技術,去得到免費穩定的流量。而在各種電商、部落格、影音平台,也都各自有其推薦演算法,許多人也透過各種方式,不需花費,而得到流量。但這些方式,跟投廣告相比,看似免費,但實際上技術門檻往往不低,也需要花許多學習或其他時間成本在裡面。

合作人員的管理

上面幾點需要考慮的因素,許多人會嘗試透過與人合作,或外包的方式去克服。而企業則常常是透過僱用員工,以及與上下游廠商合作。如何建立穩定的合作關係,是許多人容易遇到的問題。

以前面提到過的旅遊Youtuber為例,有的Youtuber在拍攝完影片後,將後製外包,讓自己有更多時間旅遊拍片。但可能面臨外包品質不佳,或外包成本過高的狀況。

大家會發現,A類的收入方法,所需要考慮的面向非常多元,許多人原來期待可以帶來被動式收入,但最後疲憊於控制成本,或是做維護。可能發現,自己還是受限在主動收入的狀態。

建議

要脫離這樣的輪迴,可以嘗試去突破的方法有幾點

  • 學習合作,分享成果。大家可以發現,在許多商業性的合作關係或工作關係,如果只是對方只是提供專業付費,往往無法同心去考慮最終的有效成果,造成合作管理上的困難。若能以合夥分享成果的形式,可以幫助合作關係大家站在同一陣線去思考有效的產出。

  • 無論是個人、組織,唯有在其提供產品、或服務,能夠打動人的心(感性)、智(理性),讓客戶願意付錢購買時,才能獲得永續的收入、及所得。

許多人由於A類型的被動型收入方式,感到複雜,而嘗試另外兩種類型。

資產出租

資產出租,最容易讓人想到及最具代表性的的就是房屋出租。而當然也有許多不同的方式

  • 常見的購置房屋出租
  • 購置機器出租
  • 租下店面,加上其他他硬體設備拆分出租,例如夾娃娃機

而這類被動收入方式,由於不像 A類需要考慮到生產面,當有租戶時,往往是週期較長的合約,不像A類需要一直擔心客戶群付費的頻率,被很多人喜愛。但隨之而來的,也有幾個面向的問題需要考慮。

成本過高,與回收租金無法相比

以房產出租為例,房價持續升高是常見的現象,而大多數的情況,靠租金回收購房的成本是相對困難的。

因此許多人買房的動機是房價的攀升,然而當房價偏離真實使用需求過多時,便要小心可能會產生嚴重的泡沫化現象。

資產可能有其壽命限制

不論機器或房,皆有其使用年限,與第一點相比來說的話,我們收到的一部分租金,很可能比資產折舊的價錢來得少。相當於有一部分只是將本求利而已。

收益為固定,不易增長

除了市場價格的變化,固定的資產能收到的租金往往變化幅度不大,除非收到的租金有辦法再添購新的資產出租才有機會穩定擴大收入。但由前面我們可以知道大多資產購置成本過高,要讓收到的租金再投入也相對困難。

而另外資產不是用買斷的模式,而是租下再做分租的形式,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擴大系統。付出與收到的成本也相對容易評估是否合算。

較少人如此做,是因為如此一來就無法享受資產價格的攀升。但可注意到我們前面提到的,資產價格的攀升與使用需求偏離時的泡沫化風險。

當因為外在因素無法出租時,收益會暫停

如2020年的 COVID-19 疫情,許多實體商家關閉,造成許多商戶空間無法對外出租,因而房東少去房租收入。再加上前面提到的折舊的概念,相當於也是另外一種持續需要付出的成本。

資金的流動性

如果是透過購置資產的形式,由於成本往往過高,意味著我們需要有大量的現金投入在資產上面,而無法有效的投入在其它生產上。

資產出租是多數人簡單能理解的被動收入形式,而我們從上面來看,會發現這樣的形式不見得有想像中的可持續,或租金與成本相比也沒有想像中的划算。

許多人購置資產的真實目的是為了其成本上升而轉售,而這種形式,也需要小心成本上升大於真實需求所帶來的泡沫風險。

建議

當利用資產出租來獲取被動收入時,若無考慮真實使用需求,則只能停在成本的打轉,抑或是入不敷出,抑或是只想買低賣高而造成泡沫化。

不參與營運的投資

投資所包含的意義較為廣泛,而這邊特別提到的是不參與營運的投資。與A、B類被動式收入方法相比,由於不參與中間的營運,並且入門投入門檻相對較低,是最為流行的被動式收入獲取方法。

從Google Trends 比較“投資”、“創業”、“買房”三個字的聲量,可以看出“投資”一詞的聲量遠大於其它兩個。

被動收入熱度比較

而投資,轉換成收入有兩種常見的形式

  • 短期交易
  • 長期投資再加上利息(債卷利息、股息、股利… 等)

各自有其限制

短期交易

短期交易亦有不同方式,有些人單純靠各種新聞訊息去買進賣出,而有些人透過各種歷史股票數據做出各種不同的模型。無論哪種方式,都需要注意自己是否掉入下面的陷阱。

迷失在各種數字訊息中

由於看不清數字背後的本質,多數人陷入各種新聞資訊的大海中,可能不但沒有獲得收入,還花了許多的時間精力在無意義的數字當中。

陷入零和的掠奪遊戲

部分的人,從數字中找到了短期的規律。但交易的原理就是有人買,有人賣。有人在裡面獲得利益,亦即有人損失利益。如果投資市場停留在零和的掠奪遊戲,沒有經濟的成長動能,雖然短暫個人可能會得到利益,但過度的利益不均勻,最終同一策略可能會崩潰。

歷史上我們會發現許多交易高手的人生起起落落,也因此而來。

陷入龐式結構

與零和遊戲的狀況有些類似但不同,有些資產的總價格隨時間攀升。然而,如果交易的標的背後沒實質經濟支撐做為動能,則容易受到泡沫化的傷害。

長期投資再加上利息(債卷利息、股息、股利… 等)

一些投資方式,看似時間週期較長,但如果投資標的物背後沒有實質經濟支撐作為成長動能,則也容易受到短期交易所遇到的幾點限制。

若能找到標的物背後的經濟動能,也必須注意到,長期投資的週期中,資金的流動性也較為局限。

建議

不管利用什麼收入獲取方式,都必須以背後的經濟動能作為支撐。否則會限制在成本變化的各種無意義數字當中,並承受許多風險。

上面提到了各種被動式收入,個人可能會遇到的限制。而我們會提到,其中一個最重要,且大家少注意的限制在於其背後是否有經濟動能作為支撐。下面我們來看,過多人追求表面的被動收入,而沒有實質的經濟動能將會造成什麼現象?


過度的被動式收入

許多人都嚮往被動式收入,由於不需受到個人的限制,便有收入。如果從個人角度,似乎沒有什麼問題。但如果考慮整個經濟體,我們不禁會問,如果所有人都追求被動收入是否經濟能運轉?以及,過多人追求被動式收入將帶來什麼樣的現象呢?

無條件基本收入:全民的被動式收入是否可行?

2020美國民主黨總統初選候選人,具有台裔背景的楊安澤(Andrew Yang)曾以無條件基本收入(Unconditional or Universal Basic Income,簡寫UBI,亦稱全民基本收入。)作為主要政見,提議每人每月發放 1,000 美元的基本收入。

楊安澤是個常涉略於機器人及AI的創業家,他的想法是基於人工智慧科技(AI)的發展,勢必許多勞力工作將被取代,透過無條件基本收入可以幫助幫助傳統勞工依然有能維持基本生活的收入。

然而,大家可能會好奇的是,無條件基本收入該從何而來呢?維基百科列了幾個可能的來源

  • 稅收與社會保險
  • 公共企業、公有資源
  • 增加貨幣發行量
  • 整合社會福利、節約財政支出

而許多人對無條件基本收入持負面意見,基本上主要考慮的點圍繞在永續性上

是否有經濟支撐?

前面列舉了四個無條件基本收入的可能來源,我們可以發現後兩個,著重在資源的分配。然而若無持續的經濟運作,則資源的分配也無法永續。

而前兩個來源,則是以經濟的運作為依靠。而經濟,大多人注意到的問題是,勞動力該如何來?而支持無條件基本收入的人,會考慮到未來由AI及機器提供勞動力,而解決勞動力的來源。

但大多人較少注意到的是,經濟的背後除了勞動力,還有勞動力所生產的商品或服務的需求是否有源源不交易的產生。

不勞而獲的人是否道德?

由於每個人都可以收到基本收入,部分質疑者會質疑是否造成部分人不勞而獲的狀態?

這可以從兩部分來看待,一部分如同前面提到的,由於科技讓工作型態改變了,已不需要純靠勞力生產商品及服務,將會由機器取代。而人對是否需要工作,或工作的意義,將會隨時代而升級。

而另一個角度來看,社會中有許多尋租的現象(接下來會提到尋租),一部分人藉由天生或現有的優勢,除過分獲取被動式收入,並利用已有資源去造就許多壟斷的現象。由於這群人在社會中佔有控制地位,反而較少人對其產生批判。這種現象反而是更為常見,並造成社會財富不均。

綜合來說,無條件基本收入是否能共永續,在於下面幾點

  • 利用系統合作取代勞動力。

  • 勞動力所產生出的商品或服務,需要持續有客戶願意付錢購買時,才能獲得永續的收入。

  • 必須考慮整個經濟體。如果經濟體的某個部分有無條件基本收入,另一部分沒有。則依然會造成資源的不均。

關於第三點,是被動式收入沒有考量整個經濟體的限制。我們接下來介紹“尋租”的概念,以及其會對整個經濟體產生的危害,而後面將以2008年次貸危機為例,去說明這些危害將如何反噬自身。

尋租:非生產性的尋利活動

尋租,在維基百科上的介紹:

“尋租活動(英語:rent-seeking)又稱為競租,是指在沒有從事生產的情況下,為壟斷社會資源、或維持獨占地位,從而得到獨占利潤(亦即經濟租)所從事的一種「非生產性的尋利活動」。

整個尋租活動的全部經濟損失要遠遠超過傳統獨占理論中的「純損」三角形。至於企業或個人在尋租過程中所爭取的市場,則稱為「尋租市場」。尋租市場愈大,表示一個經濟環境中能被不公正壟斷的事物越多,而整體的經濟效益也會因而越低。”

而總結來說,過多尋租現象會造成兩個負面效應

貧富不均

大家聽到“尋租”一詞,應該容易聯想到被動式收入常見的形式之一,資產出租。大家應該很容易體會到,當富人瘋狂買房,房價持續上漲,而窮人永遠更買不到房,造成了壟斷現象。並且房價攀升,造成房租也持續高漲。最終貧富不均的現象更為加劇。

除了資產出租,大家也可體會,許多商業公司亦是如此,起初為了幫助社會,但最終變成專注於如何建立商業壁壘,而最終只有少數股東獲得了所謂的被動收入。

損害整體經濟

尋租除了造成貧富不均,由於許多個人或公司,會發現短期要最快速增加個別收入的方式,是掠奪,透過金融手段獲取收入。因而許多資源,被投入在無經濟生產的尋利活動。

如此一來便意味著能投入在實體經濟活動的資源便減少了,此一來便傷害了整個經濟環境。

綜合上面兩點,可以看到,過度尋租的過程,會造成整個經濟的不穩定和危害。然而,許多人依然被尋租活動吸引。部分人,既使沒有天生的資源優勢,甚至會以為,追求被動式收入甚至是尋租,是向富人學習的關鍵。

從自私的角度,不易理解到經濟環境的傷害,會如何對自身造成反噬。而下面以2008年的次級房貸危機為例,來看過度的追求被動式收入,會造成什麼結果。

過分追求被動式收入的風險:2008年次貸危機為例

買房出租以及投資金融商品,是許多人獲取被動式收入常見的手段。金融機構則是影響力最大的“尋租”者。而次貸危機,正巧是這幾種行為結合在一起所造成的全球性金融危機。

大多人沒有能力透過自有資金購屋,而房屋貸款是許多人常見的大額貸款行為之一,並將房屋抵押給金融機構。如此一來對金融機構來說便是一個看似低風險的投資行為,可以從屋主收回貸款和利息。然而由於看起來過於簡單,金融機構嘗試將此類貸款及放貸模式,以次級債券的形式,打包成衍生性金融商品向一般大眾販賣。

由於此一金融商品,因為看似投資回收穩定,大受好評。而金融機構為了創造更多的次級債券商品,於是降低房屋貸款標準,如此一來增高房屋購買量,而房價隨之提升,並且貸款也更多。此一類信用等級較低,風險較高的房貸,則稱為次級房貸。

2001年~2003年,美國為了應對911事件以及DotCom 泡沫所帶來的通貨緊縮現象,美國聯邦準備銀行(FED)持續降息,聯邦基金利率由 6.5%降至 1.0%,房地產也因此活絡。 房屋次級債券等金融商品也隨之活絡,進而金融機構加多次級房貸。

然而在2004年以後,FED開始升息,聯邦基金利率由 1%升至 5.25%。美國國會更是要求改善放款標準,也讓房市持續下滑。次級房貸借款者,在房價下跌且還款壓力增加的情況下,違約率持續上升。

次級房貸的風險也顯現出來。金融機構(投銀)本身以及個人覺得有利可圖而購買各種五花八門的結構性金融商品,當這些疊床架屋的結構性商品本身連結的次級房貸一旦違約,就像地基不穩的房子直接崩解,造成更多無法負擔的損失。一系列的連鎖效應,造成許多金融機構資本大幅下降,金融機構間信任風險持續攀升,雷曼兄弟破產,美國國際集團瀕臨倒閉,造成世界各地緊縮信貸,從而影響到社會經濟各層面。

我們可以看到,金融機構(投銀)本身覺得有利可圖而購買各種五花八門的結構性金融商品,當這些疊床架屋的結構性商品本身連結的次級房貸一旦違約,就像地基不穩的房子直接崩解,造成更多無法負擔的損失。

以2008年次貸危機的例子來說,可以看到整個經濟體過分的追求被動式收入,甚至是尋租,所帶來的不可控性極大。當風險事件發生時,影響到自身外,亦影響到整個經濟結構。


永續所得的概念:如何避免被動收入的坑

前面提到各種被動收入的坑,最主要面臨的問題在於如果只考慮個人和短期的數字,而沒有整體經濟系統觀的話,便無法有效地解除限制。而永續所得的概念,便是嘗試站在更高的維度,考慮整個系統去看收入可能的限制。

接下來,我們除介紹永續所得的基本概念外,將提到多數人在思考收入系統時,所忘記重視的維度,客戶群心智能量(後面會介紹),為評判收入系統是否為永續有效的重要因子。

所得與收入的差別

永續所得與被動收入的第一個差別,便是所得與收入的差別。簡單來說

收入 - 成本 = 所得

不同類型的收入,若考慮成本時,很可能所得為負,有些成本容易以數字表示,而有些如機會成本,不一定能以數字表示。下面舉幾個例子

靠勞力獲取收入的主動收入形式

靠勞力獲取收入是常見的收入獲取方式,許多人因為認為不需要花金錢便以為沒有付出成本,但實際上可以從幾個方面看到其成本。

  • 消耗較多勞力的人,也需要補充較多的食物及水分,便是所需的成本。

  • 時間精力等機會成本。

我們可以發現,當人逐漸老去或因各種因素無法持續以勞力來獲取收入,則收入便會停止。這反應出,靠勞力所獲取的的收入,只是將上面各種成本轉化為收入的過程。而成本若可以用數字來計算,所得很可能是負值。

這也是許多人想要由主動收入轉向被動收入的原因,但下面來看,是否被動收入就能得到正所得呢?

買房收租作為被動收入的形式

前面應該有提到,由於房價往往過高,加上房子有壽命須折舊。房租需要至少將前面及其他因素考慮進去,才能了解所得是否為正。

而再考慮若租房需求不高,無法出租時,更是會產生沒有收入的狀況,則成本為負。

當了解所得與收入的差別時,我們便可以注意到,各種收入方式,既使是被動收入,也可能會碰到所得為負的狀況。而當所得為負,意味著收入只是由成本轉化而來,甚至是比成本來少,而此一狀況下,收入便無法具有可持續性。

永續所得的基礎,第一點便是要考慮所得在時間累積上,必須持續為正的。然而如果只考量個人,沒有考慮整個經濟系統時,亦會造成所得產量的限制,或是生產時間的永續性。

而在討論永續所得之前,我們必須先瞭解經濟系統的支撐,客戶群心智能量。

經濟系統的支撐:客戶群心智能量

無論是個人、組織,唯有在其提供產品、或服務,能夠打動人的心(感性)、智(理性),讓客戶願意付錢購買時,才能獲得收入、及所得。管理大師杜拉克也說:「企業唯一的目的,在於創造顧客。」

因而“客戶群心智能量”是實體經濟系統的支撐,當經濟體中各種能打動心智能量的商品及服務越多時,經濟體也會因此而擴大。

在維基百科的 “市場失靈” 條目中提到


傳統自由經濟學者認為,一個社會中的供給與需求可以構成完全競爭市場。

而完全競爭的經濟狀態,係指生產者追求利益極大化,而消費者追求效用極大化,而達到所謂「柏拉圖效率(Pareto efficiency)」的狀態,即沒有任何人的效用受損,資源分配獲得最佳效率,價格像一雙看不見的手(An Invisible Hand),主導市場內經濟活動。

在競爭狀況下,無法達到完全競爭市場所假定的柏拉圖效率點,稱為市場失靈。

可以看出當收入與“客戶群心智能量”脫鉤時,便會造成市場失靈,而影響到整個經濟體。

接下來,我們會討論到為何討論整個經濟體的支撐,對永續所得極為重要。

限制理論與永續所得:跳脫個人思維的束縛

限制理論(Theory of Constraints,TOC)是由以色列學者伊利雅胡·高德拉特(Eliyahu M. Goldratt) 所提出的管理哲學, 高德拉特並提出了有效產出會計學(Throughput accounting)來解釋該如何應用。

限制理論主張一個複雜的系統,雖然由成千上萬個部分組成,但造成系統產出的限制只有少數或一個。有效產出會計學中,更是把產品/服務的生產銷售當成一個系統,產量(throughput)即是此系統的輸出,管理該追求的是在有限約束下產量的最大化。

有效產出會計學的思維與傳統的成本會計很大的不同,在於重視整體的有效產出而非成本的管理。而對於系統產出的控制,則是專注解決系統產出的最大限制,而非生產線上的個別站點。

而思考永續所得的概念,可以利用限制理論及有效產出會計學的思想。在考慮所得產出,必須要考量整個系統,亦即整個經濟體的有效產出,也是上一節提到的心智能量。可以將前面的各種被式動收入困境拿來比較。

創業

前面有提到創業的各種風險,而許多人迷失在各種維護當中。從限制理論來說,各種維護及製造都是重要的,但要換取有效的所得,最重要的是要考慮創業所生產的產品或服務,是否能打動人的感性與理性,而持續購買。

亦即心智能量才是評判所得的永續性。

資產出租

前面提及了房屋資產成本過高,以及及折舊,再考慮需求才能知道資產出租的永續性。

而房屋租客是否有持續真實的需求,如此繳納的租金背後便與心智能量對應。

投資低買高賣

低買高賣在整個經濟體中,只是成本的互相交換,如同生產線中的一個站點。缺少了心智能量的維度,整個經濟體便無法擴大。

當過度的低買高賣的金融操作,會使得經濟系統阻塞,如同生產線的存貨停留在某個站點,造成整體生產線無法有有效產出,造成此站點的流轉也受到限制。

關於限制理論以及有效產出會計,可以參考文章下方參考連結。 將其用在永續所得的概念,我們由上面可以看出,所得有效產出最重要的因素在於心智能量。


結語

這篇文章討論到了被動式收入,無論是被動收入或組合收入,雖然解除了主動收入必須靠一起勞力的限制。但如果沒有考慮到各種成本,以及經濟的支撐,心智能量,則依然有其限制。

中間從個人的各種所得的限制,再考慮整體經濟的限制,我們以2008次貸危機為例,提到整體經濟的限制會影響到個人。

最後配合限制理論的概念,我們發現所得的有效產出,中間的各種成本只是限制,而心智能量才是永續所得是否有效的重點。

永續所得實驗室

永續所得的概念和實踐並非個人或單一組織可以推行,在此一概念之下,永續所得實驗室也應運而生。

永續所得實驗室的成立便是幫助建立各種永續所得相關概念及實踐方式的推廣合作。

👉   永續所得實驗室

永續所得實驗室


參考連結

  • Copyright: Copyright is owned by the author. For commercial reprint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for authorization. For non-commercial reprints,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
  • Copyrights © 2021-2024 115B-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