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導讀:社會團結合作組織的設計思路(上篇)|Organisation-wide design as systems practice

永續進展的概念中,同時包含了至少經濟、社會、環境等不同面向。需要以社會團結經濟的思路進行合作,亦即與既有不同思想的組織合作,每個組織為團結合作,而非競爭關係,達成共同目標。

這在合作的設計上,產生了許多挑戰。如果團結合作組織的形式是由上至下,或中心化的管理,則往往每辦法集合每個成員的經驗,以及適應複雜多變的各種意外。

本篇文章為導讀上篇,將團結合作組織視為複雜自適應系統,重視去設計讓成員互動的生態系,並提出了Soft Space、鷹架的概念,幫助思維如何讓成員間具有連貫合作,又能保有每個成員的自主性。


(圖片來源)


文章資訊

作者: Kevin Richard, Senior Designer & Strategist in the🇨🇭Banking industry. Critical/UX/Design/Systems/Complexity thinker, learner, practitioner.

原文連結: Organisation-wide design as systems practice

文章導讀:社會團結合作組織的設計思路(下篇)|Organisation-wide design as systems practice

下篇


目錄


簡介

這篇文章討論了由於組織的複雜化,由上至下的組織已無法面對各種風險。而改以設計的方式,讓組織可以產生各種可能的未來,並又可以有共識。

文章較長,概念較深,我們可以細細的逐步了解。可以先看段落標題,本文有6個大段。

前兩段

  • Enterprise Design: building an ecosystem
  • Beyond organising people, designing ‘spaces’ for interactions
    解釋為了適應組織的複雜化,專業分工會成為限制,而可以透過“soft fluid space”的方式設計,不去由上至下的去組織人該做什麼,而是去設計讓人可以互動的空間,建立生態系。soft space的概念貫穿全文。

中間兩段

  • Soft Spaces and enabling constraints
  • Scaffolding and attractors
    討論了何為Soft Spaces的概念,並且探討在使用這概念設計上,需要配合的概念,如constraints(制約)、Scaffolding(鷹架),以及為何這樣的設計形式,組織依然可以產生共識的attractors概念。

第五段

  • “Design excellence” as a distributed network, not a centralised point of reference
    這段討論了實踐上該如何做,去設計讓組織成為分布式組織,而非只參考單一意見的中心化組織。

最後一段

  • Approaching the organisation as islands and archipelago

作為總結,描述了這樣設計出來的組織與群島生態的相似性,每個島嶼生態系看起來都不同,卻彼此相關,如同「兼性互利共生」的概念。

下面,我們會每段再帶各位夥伴們一同去深入。而夥伴們可以隨著每一段的步調,亦可針對自己看到哪一段有體會,在永續所得實驗室的社群中分享自己的心得。

👉 永續所得實驗室 LINE 社群

永續所得實驗室

本篇為上篇,導讀1到4段,下篇將會導讀5、6段


1-Enterprise-Design-building-an-ecosystem

這段提到,本篇文章是為了「人類的複雜適應系統 complex adaptive human systems」而寫,可以參考維基百科「Complex adaptive system,CAS」的介紹。

複雜適應系統,已經不像傳統的線性系統,可以容易用如微分方程的方式去給出預測,而需要以系統巨觀的方式去理解。

「The study of CAS focuses on complex, emergent and macroscopic properties of the system.」

常見的複雜適應系統包括,如氣候、城市、公司、市場、政府、行業、生態系統、社交網絡、電網、動物群、交通流量、群居昆蟲群落、大腦和免疫系統,細胞和 發育 中 的胚胎。

基於人類社會群體的活動,例如政黨、社區、地緣政治 組織、戰爭和恐怖分子網絡… 等

而本文中便從生物的骨骼,多島嶼生態系等概念去比喻,幫助理解複雜適應系統是如何互動的,並且是如何適應環境的。

我們可以去思考,因為人類社會的變化,組織複雜性越來越高,而無法再去續用傳統可簡單預測的線性管理學去管理組織。

而理解組織的複雜系統是如何運作,會幫助我們如何設計組織,在複雜系統中,如何能產生自適應。


2-Beyond-organising-people,designing‘spaces’for-interactions

與第一段呼應,前兩段有幾個相關的概念。

  1. 透過設計建立生態系,取代線性的生產模式,讓組織產生自適應,創造更多更多的可能性。

  2. 不去依照角色去組織人,而是設計出能產生各種互動為中心的軟空間。

後面的內容則是開始介紹各種概念,提供設計的思路,幫助組織中的人可以在一些特定約束下,能自主性的產生互動,而互相影響,進而影響整個組織。

各位伙伴可以嘗試先看,「Enterprise Design: building an ecosystem」、「Beyond organising people, designing ‘spaces’ for interactions」,了解為何需要建立生態系以面對複雜適應系統,以及如何用軟空間的概念去創造更多不同可能性。

這篇文章跟Throughput Accounting 一類的概念,相似的地方在於都是以整體為考量,但Throughput Accounting可能經過最近的討論會發現,Throughput Accounting相對是以統一目標為導向,但Throughput為何往往不是這麽容易定義。

而本篇文章的概念比較是以讓生態系更多可能性,個體可有多樣性,卻又相互團結的角度來設計。似乎又更接近近日提到的團結經濟概念更為接近。

第二節這段話被標起來,hard space 相當於是從個人的角度去建構事物,強加期望,或不一致時期待事物改變。

而Soft space,則是利用適當的約束提供允許每個個體可以有自主性的互動空間。

『Framing things from an individual’s perspective implies at some point, imposing them expectations (ours, the organisation’s), and when misalignment, expecting people to change (when we’re not asking them directly), whereas, shifting the perspective in terms of interactions within a space (be it physical, virtual, social, etc.) enable individual agency & autonomy within or given certain constraints which, depending on the context, allows divergence, diversity of thoughts, and heterogeneity.』

文中有提到說 soft space 也可以變成替代一些治理空間較為困難管理或發展的部分,可以藉由由soft space 來擺脫原有的僵化,反而注入了更多創造性的思維。

成員討論

  • 分享:看起來Organising design 對於所創造的”soft fluid space” 是對於組織能夠有更多的多樣性,而不是傳統的制式化空間,以便因應複雜的系統變化,並讓空間也可以因為變化而優化。
  • 分享:多樣性似乎也應對在如果需要共同協作的工作上
  • 討論:前面兩節有提到, 把組織架構的設計從人/角色轉移到生態系或限制的話, 我們可以把注意力從個人轉移到交流. 比如說與其設計業務/內勤/研究, 我們以討論區塊/研究會議等生態來看待組織的話, 通過討論和合作, 大家都不必拘泥於業務/內勤/研究的角色, 在不同的專案可以發揮不同的影響力. 這樣理解可以嗎?
    • 回應:我理解起來是有些像的,的確像是我們最近在討論協作(相當於是互動),而非分工。分工的思維的確比較像是由上至下,先組織,預測好要往何種方向。而Soft Space 的設計方式則是設計幫助大家互動、協作,而產生更多可能性。像在群裡的討論、Idea Tank 等,都可以是協作的方法,而我們也可以一起去思考每個人的特性,幫助建立這樣的空間,讓大家在這些空間中能自主性產生更多互動、協作。
  • 分享:在微信的其它共學群看到的這篇『钱理群教授谈读书会与共识社区』,裡面提到的一些概念與我們在讀的這篇文章有些相似,而形成了另一種可以相互補充的方式。 不以hard space 的形式要求每個人形成共識,而是透過不斷重組,最後形成共識。這可能和我們讀書會的這篇以鷹架的方式有些不同,但相同的是透過不斷的互動及形成共識,最後精神會慢慢重組再一起。 與我們讀的文章提到的attractors,以及後面多島嶼的狀況很類似。每個島嶼都有生態系,而相近島嶼也形成關聯,最後形成群島共同的生態。
  • 分享:嘉鼎智能用ACIS連接社會經濟心智能量,其實也可以說是連結生態系中的「核心互動」,亦即客戶所屬企業提供商品服務打動客戶的心智,而進行交換。而用ACIS連結的生態系,我們過去會考慮如波音在社會面可能對這個生態有負面效果而不去連結。透過個人或組織與這些生態系的連結,形成了團結經濟。透過調配擴增,增加了與這些生態系的連結。這與傳統的投資有很大的不同,投資的概念比較注重個體可以獲得更多的利益,但有時會變成搶奪遊戲。而擴增集智及團結經濟,在某些環境狀況(如經濟大蕭條時期),甚至不見會有獲得更多利益(其實投資的概念在相同環境,也大多無法得到利益。),但卻能讓個體擴增加強連結到不同經濟生態系。
    • 回應:理財投資注重的是各憑本事、追求私人利益;而擴增集智則是強調團隊學習、互助合作;團結經濟則由更高的維度來思考,團隊如何更有效果地集結、組織(organize),設計開發出最符合人類社會進展的架構。
  • 分享:在閱讀前兩段的時候,聯想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在馬路上有hard space(紅綠燈、速限、某些地方禁止轉彎…等),但是路上的使用者卻並非都是依據這些hard space在運作,中間充滿了很多soft space,彼此更重要的不是角色或是身分,而是互動。而這樣的組織或是系統,好像會比完全的硬空間(看似更井然有條)更能夠應對不同的情境。
    • 回應:雖然還不太理解這裡提到馬路上的soft space 是如何想像的,但soft space因為產生了各種可能性,以及其適應性,能應對不同的情境應該是文章所提倡的沒錯
      • 回應:舉個例子,像是某些路口並沒有紅綠燈,這時轉彎車要禮讓直行車,但這非完全仰賴硬規則(不像紅綠燈有expectations應該會怎麼做),更多的是彼此的互動(有可能會有喇叭或是閃燈),這時soft space設計(可能是圓環、也可能有其他不同的設計)更能應對與適應這個情境。題外話,AI、機器人跟自駕車到現在好像都還只能執行hard space下的任務(注重activity),或許人的智慧中最可貴的部分,可能也有一塊soft space。
        • 回應:這個部分我同意也可以做一些延伸, 我們溝通雖然仰賴語言這個hard space, 但是眼神, 口氣, 肢體語言這部分應該可以當作是soft space. 因為soft space的高度或富有智慧的配合, 往往可以讓hard space裡面的困難的溝通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分享:第三段”Soft Spaces and enabling constraints” 探討了軟性空間的概念, 包含其可實驗性/創意思考/和硬性空間相輔相成/ 不能被硬性空間代替等特質. 接著探討了軟性空間跟各種類型的限制的關係.回扣到我們團結經濟的主體思想, 或許我們可以關注多一些dark constraints, 即各類專有名詞帶給不同人的感覺或潛在的含意. 畢竟我們在推廣新的思想跟合作, 這個限制需要更多的關注.
    • 回應:接著這一段話的描述,提到了Soft Space 所形成的暗能量,不易察覺,但積極著影響系統。而接下來便是『Soft Spaces and enabling constraints』一節,討論了政策規劃中的Soft Space 概念,以及複雜性思維中的約束概念。『These kinds of soft spaces can become the “dark energy” of an organisation, so to speak, imperceptible but actively influencing it through its indirect effects.』也對應到前面有提過hard and soft spaces是相互的,所以要在正式的框架中去運作soft space的概念,以及因為soft space會隨著各種變化的狀況必須要面臨到的複雜性問題,也可以用一些不同層面的約束方式來應對,雖然提及的約束類型有點抽象,或許可以在反應到一些實際的例子會較為清楚。

3-Soft-Spaces-and-enabling-constraints

這一有大多的文字取自兩篇不同的文章。

由『The Soft Spaces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一文討論『Soft Space』的概念。

而『Managing complexity (and chaos) in times of crisis』則是討論了複雜性的『Constraints』的概念。

而下面這一段則是作者想表達的。作者將『Soft Space』的概念,重新定義為在正式框架中的非正式機遇及互動。並說了非正式互動的重要性,可以使得系統中的人對整體有更連貫性的理解。

透過這種非正式的集體意義建構及變革,每個人同時都是結構的參與者和詮釋者。隨著時間,系統面對各種變化的感應及應對能力也會增強。

但也提到了,如此做,在資訊不減少的形況,複雜性很難被降低。

『Paraphrasing, soft spaces are defined as informal opportunities and interactions within a formal framework that connect people, ideas, levels of intervention, etc. and allow them to make a coh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situations and prepare for the actions to be undertaken within the formal “hard space”, the framework under which they operate.

Informal collective sense-making & change-making is important because we share and elaborate (more than one might expect) more than what we can formalise, each individual being both participant and interpreter of the emergent construct. This process can’t be formalised and operationalised in the hard space, rather it is the necessary input that the system awaits. If you aim at increasing your organisation’s agility –meaning its capacity to sense and respond to change over time– one has to acknowledge that complexity (of informal interactions) cannot be reduced without losing information, and working with the inherent ambiguity of human interactions means that things happen outside of the formal system anyway.』

其上一段話可以看到,改變過去專注於一些行為(activity-focused)例如工作,而轉向互動,連結想法、人,增加各種意外的發現。(看起來是集智的一種表現)

『 beyond “people” and “roles” we should even more so think of design in an organisation in terms of spaces and constraints for enabling different types of outcomes: from specific space for activity-focused practices to informal/unbounded space for connecting ideas, people, and increasing serendipity; from synchronous to asynchronous; and anything in between.』

在團隊集智協作去比較,也似乎會發現hard space像是傳統由上至下,每個人都跟著一樣的命令,可能看起來有秩序,但不會產生任何想像以外的可能性,而較難應變多變的社會。

而如果是沒有任何約束,似乎又形成了所有人各自發表自己的想法,或做自己的事,但卻又沒有連結,而不能成為一個生態系。

Soft space,則是加上如文章鷹架之類的概念,亦即所有人說的話都是與其他人相關,做的工作都能幫助到另一個人,則才能形成真正的集智。

文章擷取了「Managing complexity (and chaos) in times of crisis」一文介紹了不同的約束方式,會造成什麼樣不同的效果。搭配「soft space」及「hard space」來去使用,便可透過不斷的重組系統,形成更多可能性。透過約束是重要的,才能形成合作,而非每個個體都獨立。

「Constraints emphasise the need to think in terms of space and not just individuals, as the concept of Soft spaces does in its own way. Contexts embed inherent constraints (unintentional) to which we can design our own (intentional). Similarly, contexts come with inherent boundaries to which new boundaries can emerge (add, redefine, subtract).」

Managing complexity (and chaos) in times of crisis 中也寫到
「Without constraints there would be no evolution. They are also a key enabler of creativity. Set unquestionable constraints early to gain time and increase downstream options:
no exceptions;
avoid constraints that are too rigid or last for too long;
keep communication open and extremely frequent.

裡面可以特別注意到,有提到需避免約束太過硬性(rigid)。我們可以去這樣理解,如果太剛性則會會變成hard space.

  1. 第一類約束類型,Governing/Enabling Constraints(管理/授權)
    前面的「管理」,包含像法律、規則和規範等的約束,給人感覺看似比較穩定,然而卻對變化敏感,
    後面的「授權」,則是提供一些原則及啟發,起到分布式決策的指導。
    「Governing/Enabling Constraints: laws, rules, and codes create governing constraints. They give a sense of stability but are sensitive to change. Heuristics and principles, on the other side, provide guidance while allowing for distributed decision-making.」

  2. 第二類約束,Internal/External Constraints(內部/外部)
    文章提了有意思的例子,昆蟲是外骨骼,會讓同種的昆蟲外表都有清晰的結構,但都長得差不多。
    而哺乳類動物,則是內骨骼,而能讓哺乳類動物,不受生長的限制,有更多多樣化。
    就由上面的生物現象,可以思考如果要更有系統思維的合作,可以著重在設計其骨架連結方式,像是哺乳類動物(或後面會看到的鷹架概念),產生更多可能性,而讓外部約束如市場、社會、環境等去塑造整體。
    「Internal/External Constraints: insects have exo-skeletons which limit the size to which they can grow but provide a clearly visible structure; mammals have an endo-skeleton which makes them all self-similar but with a wider variety and fewer limitations on growth. 」

  3. 第三類約束 Connecting/Containing Constraints(連結/容器):
    連結,像是hashtags或文章間的鏈結,可以將相關的觀念去做結合,但會較不清晰或不可控。
    容器,則像是類別、表格、部門,有清楚邊界。
    這有些像是我們開始在Slack中的對話,可以用鏈結或回復形式去引用連結。而可以相對靈活。
    而不同的channel 則像是不同的容器,每個channel要討論的主題會分得較清楚。
    而文章提到對於合作的設計,如果是重建組織或重組部門的成本會相對會較高,而可以嘗試的是增加更多的連結。
    而透過對於不同議題的連結,最後可以形成更緊密的約束,而自然形成不同的組織部門。
    這種概念有些像之前分享的「钱理群教授谈读书会与共识社区」中有提到的,一開始不要設定框架,一昧的要求觀點統一。而可以先將有共識的群體做連結,不斷的重組,最後形成更大更完善的共學結構。

  4. 第四類約束,Rigid/Flexible/Permeable Constraints(剛性/彈性/滲透性)
    文章以截止時間作為剛性約束的例子,我們可以想像這樣的好處是時間明確,但可以發現如果截止時間因為各種因素無法實踐該怎麼辦? 而彈性時間,則是保留應對意外狀況的空間。滲透性,則是讓某些部分有邊界,而某些部分沒有,但也會有阻塞的狀況。大家也可以想想在團隊間學習或合作,這三個限制是怎麼體現的?

  5. 最後第五類Dark Constraints(暗約束),一些我們無法完整清楚知道原因而出現的約束。
    由於暗約束會造成許多未知變化,我們可以控制的會越少。
    文章用士豪之前提到的例子,例如每個人對同樣的文字,都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方式,而造成對同樣文字做出不同反應。其中一個方法是透過不斷的敘述,去幫助更清晰。

以第五類約束來說,我們也可以跳脫「Managing complexity (and chaos) in times of crisis」的文章去思考,由於複雜系統總是會產生不確定,而我們可以更關注於如何透過連結去產生更多可能性。
所以「Organisation-wide design as systems practice」一文,下面一節便提出了透過「鷹架」的概念去設計「Soft Space」,而允許分歧及不確定性的存在。

成員討論

  • 分享:第二類約束 提到的昆蟲讓有清晰的結構,但都長得差不多,聯想到了像是亞洲的學校都會幾乎都會有學生制服,而美國則是多半穿著自己的衣服到校,這樣感覺在學校教育上亞洲很可以直接區分學生族群和教職員以便統一跟管教,而美國似乎更有著多樣化的個人特質,不容易區分類別。但不確定是否跟作者提的這個約束是否有連結點。
    • 回應:制服的狀況直接與第二類約束International/External Constraints 比對我還沒能感覺。
      不過跟整個約束的討論看起來是有一些連結點,不過美國的這種自由的情況也讓我想到了之前讀的「We’re Living Through the Collapse of Liberal Democracy」。
      美國的狀況像是沒有「約束」,歐洲的社會民主像是有適當約束的soft space,而共產像是hard space。

4-Scaffolding-and-attractors

鷹架(scaffolding),是一個很好作為Soft Space 設計的方式,及結構主要是在原來的結構上面去延伸,裡面有一段壞了也不影響整體的結構。
並且這樣的設計,沒有限定的天花板,可以持續的延伸下去。如同文章說的「Designing soft spaces means supporting and growing something bigger.」
「supporting」、「growing」可以說是概念主軸。

這參考作為團結合作經濟的設計方式,也是如此,是去連接支持現有的公、私及第三部門,並在其上面延伸,讓整個合作系統成長。
其中不需要完全重建整個組織,而連結的某些部位壞掉,也可以自然移除。

下面的吸引子(Attractors )的概念,取自複雜系統理論,對於這些系統,狀態的演化無法以線性去預測,然而卻發現系統會呈現某種非周期但有序的運動。
其中對於耗散系統,更會產生吸引子,亦即系統會朝向多個但可數的穩態變化。
即是文章中提到的「 It displays a common pattern (despite the unpredictability of the system), although filled in with diversity.」

文章舉了例子,例如「流行語」的產生,沒有人可以預測,但人在透過互動下,形成群體使用同樣的流行語字句。
另外例如城市的產生,聚集了各種組織、資源、人。

Attractors 是如何產生的,或許不容易懂,而作者大概也只是借用了一下這種概念,重點是要表達下面的話。
「Designing soft spaces and their constraints for creative and unexpected divergence.」
亦即透過Soft Space 的設計,去得到更多的創意以及發散可能性。

前面段落在介紹不同約束時,可以看到不同的約束形式會帶來不同的約束效果。而裡面有提到Dark Constraints 會產生許多不可預測性。

然而,由於現在的社會系統已經是非線性,故對未來的設計上,更需要考慮能包容更多的意外,亦即需要更多的可能性,去面對各種意外的未來。

成員討論

  • 分享:第四段 Scaffolding and attractors 提到鷹架作為暫時的輔助性結構體, 所以我們設計軟性空間的時候也應該注意其輔助的功能性, 而不是把軟性空間當作是最終的方案. 這邊題外話, 我曾經在鷹架上工作過的經驗(鷹架本身比我想像的軟很多, 很有彈性), 從最初的恐懼到適應後, 我發現我會因為習慣而錯把鷹架當主要工具, 因為當後來主體建築部分完成後有一小段時間我還是比較習慣走鷹架, 明明有正常樓梯通道可以走了. 我想這也是呼應我們要記得區分何為主何為輔, 不要因為習慣以輔助的方式做就忘了主題. 再回扣到我們談到的團結經濟, 或許ACIS有其輔助性的重要性, 但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隨遇而安, 遇到不同的組織團體個人, 我們應該努力尋找可能的合作模式, 而不是單純只想把現有的鷹架套進去用.
  • 分享:有夥伴問到第四節『scaffolding and attractors』中,有個Lorentz atractor 的概念。首先,可以先了解為何文章會提到這個概念。文章提到利用有制約的soft space,可以讓系統產生多樣性的未來,但如果這樣,會不會未來一直在大幅度變化,而沒有結果呢?而Attractor便是複雜系統理論(混沌理論/非線性動力學)的一個概念,對於一個複雜系統,雖然初始條件變化,會產生許多不可預測的結果,但會通向某種非周期有序結果。而對於耗散系統,甚至會產生穩態,即Attractor的概念。
  • 分享:Soft spaces and enabling constraints – “Dark Constraints” 各種限制裡面的dark constraints 很值得借鏡. “When we mention a term and we see different reactions, we see dark constraints at work” 我們的團結經濟/擴增集智/ACIS等等的用詞, 確實對外部很容易招來各種不同的反應或無反應. 這個部分就是dark constraints 作為我們需要克服的關卡. 文章裡面有提到說故事是很有效的解藥, 讓我想起我們也常常提到的各個故事, 比如解釋人心智能的時候我們會說, 開咖啡店不如買星巴克股票的故事. 因此我們或許得一起準備更多相應的故事來解除

小結

「Organisation-wide design as systems practice」文章前面我們所討論的

Enterprise Design: building an ecosystem 一段,討論對於「人類的複雜適應系統 complex adaptive human systems」,裡面由於複雜性,已無法用線性思維去設計系統去設計,需要以設計生態系的方式,即系統思維去設計。

Beyond organising people, designing ‘spaces’ for interactions 一段,討論了不去強制組織人該做什麼,而是設計Soft Space 去幫助人互動,去產生能應對更多可能性的系統。

Soft Spaces and enabling constraints一段討論到從政策設計的「The Soft Spaces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文章中提取了Soft Space 的概念,並提到了Soft Space非正式互動的重要性,而另外又從「Managing complexity (and chaos) in times of crisis」擷取,介紹了不同的約束形式會產生了不同的效果。

Scaffolding and attractors 一段,則是介紹了鷹架的概念作為約束來設計Soft Space 的參考思路,每個部分依照原來部分去連貫延伸,但每個部位都是可以可拆解,或可以任其腐朽。並以Attractors 的概念,去說明會帶來許多可能性的結果。

下篇中,會討論Soft Space 以及鷹架等概念,在實際應用中,會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調整方式。

文章導讀:社會團結合作組織的設計思路(下篇)|Organisation-wide design as systems practice

下篇


永續所得實驗室

「永續所得實驗室」是由「嘉鼎智能團隊」,呼應社會團結經濟浪潮而成立,主要在協助個體、或組織,運用國際股市連結全球社會經濟的人心智能,增強本身經濟實力;並在過程中融合永續進展的理念,追求經濟、社會、環境各方面的均衡進步發展,尤其經濟上要符合(經世濟民)道理。

加入團隊

104 (嘉鼎智能|永續所得實驗室)

社群媒體

歡迎加入我們的LINE社群一同推廣永續所得倡議

👉   永續所得實驗室 LINE 社群

👉   永續所得實驗室 FB


參考資料

  • Copyright: Copyright is owned by the author. For commercial reprint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for authorization. For non-commercial reprints,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
  • Copyrights © 2021-2024 115B-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