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共識,審議式民主,集體智能

【關於這篇文章】
永續發展、團結經濟等領域,社會協作為其中重點要素。不同決策制度會造成社會是否在集體智能上有良善的體現,因而影響了社會的永續性,環境及經濟,也容易因此而影響。本篇文章,整理了不同的決策、會議形式對效率及多元參與的相互影響。


目錄


決策

從國家治理、團隊管理、團隊協作、公民協作等等場域,決議方式影響了整體的方向。

決策方式分為好幾種,例如,從專制決 -> 多數決 -> 共識決 -> 認可決,簡單理解其差異

  • 專制決,由少數人直接決策
  • 多數決,直接投票,透過投票多寡決定。
  • 共識決,透過相互說服的過程,透過讓全員達成共識來決議。
  • 認可決,如果有不認可的理由便不決議。

簡單來看,從上面到下面,越上面的,看起來決策效率較快,但決策中心較為集中,由少數人決定。

較為下面的,比較能考慮不同人意見,較為民主,但效率往往較慢。

但仔細思考,其中的效率及民主,在政策實踐的效率上,並不直接那麻簡單。

效率

決策的效率高,其實並不代表著長久的執行效率。

例如,傳統的專制看似決策效率比較高,但由於往往造成了不平等,最後可能透過革命的過程推翻了原來的決策。

至於多數決,是以台灣來說,大多人理解的民主。然而往往會遇到大家尚未理解狀況便決定,造成事後的反悔。例如,台灣的公投常常遇到由政黨操控,當政黨輪替後,又再出現新的公投去壓制上一次的公投結果。

反過來說,共識決,及認可決,看起來要花比較多的時間去溝通、思考,但當大家達成一致並沒有異議,則後面執行決議卻可能較有效率。

民主

與上面相對,看似民主的方式,也可能會造成少數人被影響。

例如,以認可決來說,可能會被事不關己的參與者杯葛決議,而造成少數人期待執行的案子無法繼續。

參考資料


多數決的變種-投票制度的改變

由於台灣已經感受到多數決的投票制度可能會帶來的許多怪象,所以有許多不同的投票制度的倡議及實驗。例如,「負數票」制度,以及平方投票法。

負數票

「負數票」起源基於台灣最近逐漸出現一些有意思的趨勢,基於民眾普遍對藍綠政黨的失望與不信任,產生了新的政治主張與解決方案。

2015年成立“負數票協會“,主張修改投票制度,加入反對票選項,“一人一票,負數票就是反對票,只許贊成不能反對是半民主。可以選擇反對是基本人權, 沒有威逼或利誘而提高投票率就是改進民主制度“。

提高投票率,是一種深化投票民主的當然目標,而負數票協會認為,加入反對票選項,能提供許多對當前台灣政黨感到灰心的選民,另一種表達民意的途徑。

由於公投法修正案已通過,負數票協會正努力推動公投,旨在將投票制度正面轉向“優化候選人的質量“,並制裁劣質候選人。

平方投票法

平方投票法 試圖解決多數決的常見難題,如投票悖論、棄保效應及配票。方法是讓每個人有多數票,但是票票不等值。

此一投票制度,由「激進市場」一書所倡議,讓每個人擁有有限的點數,如果要投某一選項1張票需要消耗1點,然而如果投2票則需要2的平方,即4點,依此類推。

在台灣,平方投票法被用在總統盃黑客松的項目投票,然而也因為不易理解,而產生限制。

從投票制度轉向審議式民主

投票決議,各種新方案,如負數投票法或平方投票法,看起來都是希望透過投票制度去改善。但大多都是以每個獨立的個體智能去思考。負數是考慮讓個體參與者可以考慮自己心中的負面選項,平方投票法是讓個體去更多思考不同投票權利的分配。

但如果要形成集體智能,不同選民間的充分溝通,還是更為重要。


審議式民主會議

在第一段的參考資料,決策方式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 一文中,提到了Sociocracy(全員參與制、動態治理),與台灣近期常被推行的審議式民主有些相像。

作為審議式民主實踐的會議形式有不同類型,從彈性最高的「開放空間」再到越來越有結構化的「世界咖啡館」、「願景工作坊」、「公民共識會議」,則是在 認可 vs 共識 不同程度取捨的過程,需要依照不同情境體驗。

「決策方式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一文中提到『要順利地實行認可決,人們需要經過完善的訓練和練習,以具備多種能力和技巧。例如,想要在決策過程中提出建設性的異議,需要懂得如何整合問題;想要提出建設性的異議,需要技巧性的練習;並且具備貫徹實驗精神需要的勇氣與持續追蹤驗證的幹勁。而認可決能在生活中被實踐的程度,取決於團隊和主持人有多少經驗和資源。』

「全民政治(sociocracy) - wikiwand」的資料裡可以看到,「沒有達成每個人都能接受的決策前,不可採取行動」,應該是種最為理想的狀態。

但也像上面許多文章提到的,為了要達成完全認可,可能會遇到難以達成共識,無法行動的過程。

審議式民主的開始,更多是在公共政策的參與,後來也被放在組織決策,相當於把組織也作為一個公民社會來看。

部分公司,嘗試將審議式民主形式之一的「開放技術」使用於團隊組織,但實踐上也可能遇到困難。這也在於商業組織無法擺脫「專制決」的心態,因此實踐上實踐這樣的制度困難度更高。

像是「決策方式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文章提到的『通常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會重度依賴當權者,而我們也無法改變這樣的權力結構。』


參與者去中心化-vs-主持人去中心化

參與者去中心化

上一段提到,審議式民主會議的形式有非常多形式,但核心都在於讓參與者可以平等參與討論。這裡不一一介紹,僅僅舉出一些很像的會議形式的差別。

以世界咖啡館或知識咖啡館的審議式會議形式為例,便取代了像是TED這樣的由講者作為智能中心傳播的方式。
取而代之的,是參與者的共建。

這應該也與時代發展有關,當知識普及化,每個個體智能的多樣性的重要也被體現。

然而,「世界咖啡館」與「知識咖啡館」也有一些差異。

以「世界咖啡館」參與人數較多,時間比較長。為了讓更多人提出意見,使每個人會進行不同議題的討論,但最後因時間的長度限制,著重於意見的收集。

「知識咖啡館」來說,則是注重溝通。

這兩者對於「集體智能」的體現方式程度不一樣,前者僅在於集體收成,
後者的溝通、共感,往往是集體智能實踐的更重要過程。

主持人去中心化

審議式民主會議,大多專注於參與者去中心化,然而常常會面臨需要訓練過的組織者及主持人來確保參與者可以平等討論的過程。對組織者、主持人要求得越高,也可能造成會議的主題、或控場的中心化。其中,最為無限制的形式,便是Open Space Technology。

三個跟Open Space Technology 很像的活動類型。

與其它類的審議式會議如知識咖啡館、世界咖啡館等的比較,共性在於皆為由參與者為中心。但組織者及參與者從主題設定,到場地時間選定,皆有不同的層次。

以上面這三種來說,連主題都是由參與者決定。(知識咖啡館、世界咖啡館 主題大多由主辦方設定。)
目前這三種中,每個安排也有所不同。

大多OST,演講、主題、分會場,會是在當天由參與者自行決定。組織者負責的是訂下大場地及時間,以及當天的活動解釋。

而BarCamp 與OST最大的不同,在於主辦方會先建立網站,讓想要分享的參與者去填上主題介紹。

Unconferences,甚至是場地、時間都由參與者決定。

並且這三個會議形式,看起來不完全都會是審議式形式,亦即,有的參與者也可能選擇某個分場,以單向的分享形式。(但其它參與者似乎都可以有雙腳投票法,選擇離開的自主權。)

該用哪種形式?

以「115B實驗室」為例,大約1到2月會舉辦一次「公民議題大家來討論」活動,大多以審議式的形式進行。

然而如果此一系列活動,希望除了參與者可以參與討論,還希望參與者可以加入主題共建,甚至是共同主持,有沒有需要要求參與者如果提出主題,也要用審議式的方式作為桌長去帶領小組?

但可能會碰到的問題是。

審議式的討論形式,雖然可以對每個參與者友善,但對桌長來說有一定的門檻。

如果是提出主題的參與者也能自己決定,是想要以討論形式的,或是分享形式的,或許對其門檻較低。(就是不強制是審議式)但可能會有的小組參加者無法自由參與意見分享的狀況。(如果是線下多分會場的形式可以實踐雙腳投票法,但如果是線上單一會場,可能參與者只能離開會場)

這很特別,一種是為了讓每個參與者都能平權討論,但可能會陷入了桌長門檻而造成不是每個人都能當桌長的情況。

另一種形式,為了讓獲得桌長資格平權的情況,可能會造成每組參與者被桌長限制討論平權的狀況。

兩種情況,可以看出集智會議的實踐,都是參與者不可避免也要加入學習的過程。

但回到現實情況,「公民議題大家來討論」如果希望主題可以由參與者來一同發想,而不太現實讓做為桌長的發想者都參加一次「審議式會議主持培訓」的情況下。

看起來選擇第二種方式是比較可行的。(頂多是“建議“分享者以討論的方式,而不強制。)

參考資料


小結

在永續發展領域、團結經濟領域,往往強調了參與者的集體智能而非個體的能力,因此從決議的形式,再到會議的形式都與傳統集中階級式的設計有所不同。然而在現實條件下,集體智能的體現,也與參與者對於民主、團結等的認知程度有關。在參與者還尚未認知清楚的情況,尚需要許多共同學習的過程,否則,依然無法體現集體智能。

這邊,討論了決策制度、投票制度、會議制度,從效率式的中心再到民主多元的去中心間的取捨。最終,該使用哪種形式,也需要共同依照場景,以及參與者程度去共同設計、執行。

如果對本篇文章的思路有任何心得或意見,歡迎在「115B實驗室」的LINE社群分享或共同參與討論。


115B實驗室

「115B實驗室」是由「嘉鼎智能團隊」,呼應社會團結經濟浪潮而成立,創立之初,以台北松山區的敦化南路1段1號5樓B室為起點,故以115B為紀念。

主要在協助個體、或組織,運用國際股市連結全球社會經濟的人心智能,增強本身經濟實力;並在過程中融合永續進展的理念,追求經濟、社會、環境各方面的均衡進步發展,尤其經濟上要符合(經世濟民)道理。

加入團隊

104 (嘉鼎智能|115B實驗室)

社群媒體

歡迎加入我們的LINE社群一同推廣永續所得倡議

👉   115B Slack 社群

👉   115B實驗室 LINE 社群

👉   115B實驗室 FB

  • Copyright: Copyright is owned by the author. For commercial reprint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for authorization. For non-commercial reprints,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
  • Copyrights © 2021-2024 115B-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