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想像我們的經濟

Reimagining-Our-Economy

【關於這篇文章】
本篇為團結經濟學一書之第一章摘錄,在本章中,以美國為背景,提到傳統的經濟學建構於以自私、對立為出發的體系思想。透過新的轉變,是否可以利用「團結經濟」的概念,重新思考一種新的經濟模式?本章可獨立閱讀,亦可先讀完團結經濟學簡介,了解全書的架構,再進行研讀,或是與不同章節進行比對。


書本資料


目錄


前言

作者一開始先點出社會面對的問題,是從何假設為根源而產生出來。

自美國創立伊始,同年Adam Smith出版了國富論,從當時便形成一個根深柢固的假設:人是自私自利的,但自利的個人動機可以被引導到對公眾有益的方向並造成影響。Adam Smith相信自由市場會將自私的追求,引導到對整體最有益的結果;而美國開國元勛也建議,民主體制下,秩序可以從基於個人自利的領導中產生。

然而,此類觀點有其盲目性(限制),認為自私自利的人們會創造出市場,但沒考慮到市場也會創造出更多自私自利的人,會反過來侵蝕維護社會秩序的道德基礎,讓原先的設定偏離促進社會利益的方向。而Adam Smith堅信共享道德對於維護社會秩序至關重要。此外,建立制度與掌權者沒有看清自己享有的特權,在鞏固種族主義和父權制度的同時談論自由,但這制度其實將大多數人(的權益)排除在外。

近 250 年來的主要經濟和政治制度,建立在個人自私自利和剝削、邊緣化被剝奪權利的群體利益的假設之上,雖然取得明顯的經濟和社會利益,但這樣不穩固的經濟結構正在推動前所未有的不平等、社會分裂和生態破壞,更加極端化、分裂和疏離化。

接著提出另一個問題,我們難道不能變得更好嗎?畢竟,人也會因為對集體利益的關心、分享和興趣而行動,難道不能從這種互助互惠當中建立一個更好的經濟嗎?畢竟,當每個人都感到相互聯繫時,團隊和社群的表現都會更加良好。我們需要什麼才能改變我們的

過去以來,實際經濟的運作以及經濟理論與敘述它的方式都在持續餵養著錯的那部分,現在該是採用新方法的時候,而新方法就是團結經濟學。團結經濟學具有三個基本前提。首先,關注點應該是「我們」的經濟,而不是「經濟」本身。

  • 第一,它不是神或自然賦予的一套抽象規則,而是人們建立互動關係的結果,有時反映的是權威,有時反映的是互助的相互關係。
  • 第二,當眾人一起工作和行動,實際上會做得更好 — 雖然傳統經濟學總讓我們相信自私對推動經濟進步很有用,但事實上,互助互惠是集體經濟福祉的關鍵。
  • 第三,由於某些人確實能從現況中受益,因此社會運動至關重要。

只有願意團結起來,在政治和經濟上團結一致,才可能成就更好的系統。


轉型

自私自利發展到極致就會造成各種社會問題,在轉型這個段落有提到,也點出雖然問題複雜難解,但有意識到問題便是轉型的時機。

疫情、經濟衰退、氣候變遷、種族主義等等,這些都是艱難的挑戰,同時也對現今經濟模式提供反思與審視的機會。以美國目前的年輕世代為例,這些問題更加極端 — 在工作生涯中相隔不到十年便面臨兩次經濟崩潰,顯示整個系統失效的狀況益發顯著,對許多相對弱勢者來說更是如此。疫情讓許多低薪和教育程度較低的人失了業、被房租壓得喘不過氣,或因雇主拒絕提供足夠的支援與適當的工作環境而感染危及生命的疾病,因為把這些人的痛苦只當成紙上一筆多出來的成本記錄。

事實上,疾病、死亡和經濟不穩定的模式已與種族和性別分歧等因素有交纏不清的關聯性。非裔美洲人、美洲原住民、太平洋島民和拉丁美洲人的感染率和死亡率明顯更高。持續的職業不平等導致婦女和有色人種處於不成比例的失業狀態,同時也常曝露於風險最高和最不安全的工作場合中。由於長期存在的種族貧富差距,非裔美洲人缺乏足夠的安全緩衝,一直被賬單追著跑。美國移民則在很大程度上被一個需要他們勞動力的社會所拋棄,沒有合法身份的人無法得到相關的支援,還有很多種族主義造成的種族衝突問題。

政府卻試圖以種族主義和仇外去轉移人們對經濟和政治矛盾產生的錯位感,即使美國在族群多元性之上已經越來越接近沒有單一種族為主導的國家,卻被這些困境阻礙而無法變得更好。

回顧過去展向未來

接下來作者透過回顧過去,一邊拋出了問題:改善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其經濟基礎是什麼?將如何超越目前這個導致災難與痛苦的系統?互助和團結能否成為重組社會、尊重環境以及更具活力和包容性的經濟基礎?

當過去的架構開始面臨轉折點,通常就是拋出這類問題的時機。例如大蕭條時期以及 1930 年代推行的新政,政府發揮更大作用幫助勞資關係平衡,並提供廣泛的社會福利計劃,包括失業保險和社會安全保障,當時公部門在推動復甦方案的重要性被戰爭和戰後的長期繁榮所印證。當時凱恩斯的經濟框架解釋了如何用一套工具改善經濟困境。

透過強調增長和穩定來平衡企業和勞工之間的緊張關係。然而卻也逐步豢養出阻礙長期變革可能性的關鍵,種族主義。

之後作者以一些篇幅開始解釋從美國還未建國前的殖民時代就開始,透過奪取土地和勞動力以累積資本來維護精英/白人權力的脈絡與淵源,也導致1960 到 1970 年代的人權運動的發起。凱恩斯主義和確保經濟繁榮的勞資關係的限制,則在 1970 年代的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爆發被新自由主義 (neoliberalism) 所挑戰推翻。

新自由主義的拯救?

而新自由主義在過去討論 Confronting Financialisation 時也有提及,隨著放鬆監管、公共部門的精簡以及全球化的影響,金融資本開始佔據主導地位,在實質薪資停滯不前之下,財富集中在越來越少的人手中。簡而言之,新自由主義理論強調市場自由化可以改善經濟,以為市場運作有能力消除就業歧視,但實質上是提高了富人的特權。

收入最高的 1% 的人在 1979 年至 2007 年期間在國民所得的占比增加一倍多,相對而言工人的生產率提高近 55%,但時薪僅增加 4%。

2000 年代後期的大蕭條是由這些明顯的落差引發的:富人極度富裕,以至於轉向更多投機的金融工具,而其他許多人因為財務狀況不佳而轉向次級房貸,而被次貸衝擊的主要族群,開始都集中在非裔和拉丁裔美國人,而損害透過金融化被擴大。

市場失靈、失業飆升、資產蒸發。由此產生的經濟崩盤是一個轉折點,理應是檢視新自由主義思想的時機;但實際上並不如預期引發夠大的反思與改變。而之後保守主義跟種族主義繼續結合成新的變體,依然是讓最富有的人獲益,而其他階層的人在經濟利益中持續被邊緣化。


新的替代方案

作者從歷史的演變一直到現在提到團結經濟,是認為被 COVID-19 影響之下,又產生探討原本假設與進行變革的契機,可藉此建立不同的經濟理論和發掘不同的政策計劃,疫情危機實際上提供很好的反思機會。對經濟的不確定,促使積極的政策制定者和公民領袖尋找能夠消弭情緒上的不平感、建立跨種族社群並推動社會進展的方法。當中其實有很多政策,例如在美國像是消除學貸、全民醫療保險和綠色新政的投入等計劃已經進入公共議題。而在全球,提供無條件基本收入、增加參與式預算的機會以及眾籌提案的實驗正在蓬勃發展。但如此是否只是把關注擺在零散的政策,能否開發一個通用的經濟框架,為新模式提供連貫性和一致性的參考基準?

建構未來

作者提出「框架」的重要性,並舉新自由主義作為範例,先提出問題(如何確保所有收入階級的居住權利?如何擴大就業?如何結束歧視?如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然後得出相同的回答:釋放市場競爭的力量以得出合適的價格,問題將大部分得到解決。雖然新自由主義的假設框架有市場不完善和壟斷的缺失,但卻為前進提供必要的準則,這點無可否認。

傳統的自由主義或進步主義的替代方案通常涉及對公部門的呼籲與要求,將公部門當作執行關鍵,寄望其可依照公共利益行事。然而,由上對下主導政策的失敗及社會福利工作經常出現的缺失和限制,常導致美國國內許多人對過度干預保持警惕。尤其是當機構經常被出價最高的人掌握,並被用來強化種族和階級的優勢。

此外,雖然公部門為經濟成功提供一個平台,透過教育、公共投資、環境保護。

但大部分的互動都發生在私領域的經濟行為,而私領域需要的是設立更佳的規則,因此應該成為人們的夥伴的是政府,只有公司是不夠的。此外還需要更好的商業和消費者行為規範,人們必須相互依賴而不是僅僅依賴政府,透過互助的方式去執行而不是強制規範,以及社群間需要以互信作為連結基礎而不僅僅依賴於被授權。

當然,政府可以成為達到互助互惠的工具 — 共同製定規則和提供產品的主要方式。而於此同時,當政府確實做了正確的事,提高最低薪資、解決歧視、提供住房或因應氣候危機。

通常是因為社會運動的訴求。而當商業利益受到限制時,通常是透過行動主義的訴求,工會發起抗爭、公平貿易運動。

這部分並非透過政府下令去發起的。當創造替代方案來展示什麼是可能的,包括工作者合作社和社區土地信託基金,通常是由於社區組織者的作為,他們不僅抵制舊的,也要建設新的。

這就是為什麼在整本書中都強調互助互惠和社會運動的作用,這就是團結產生的作用。回答這些棘手問題的新框架。

如何確保居住權利、提供有意義的就業和保護環境 — 會產生的答案基於一種理念:如果我們一起行動,會做得更好,而且我們必須聯合起來改變那些只維護少數人利益而阻礙多數人合作的規則。

作者所說的,也回應了早上所說團結經濟對我們的意義 - 跨越小我 (自利) 成就大我 (大同)。

團結與我們的經濟

接下來開始談到團結與經濟的連結。以團結經濟作為一種替代經濟框架的出發點,是認知到人們不僅僅是獨立的個體,而且還是更廣泛的社會團體和社群成員的組成份子;人們不僅因為受到自身利益的驅使而行動,也會出於關心他人和對歸屬感的渴望而行動;建立我們的經濟框架的基礎不應以個人和競爭為前提,而應該是建立在公共意識和命運共同體的基礎之上。這邊是想突破過去個人自利主義為重的假設,人是會跳出個人視角去同理他人、並想要融入群體的,而融入群體、互相交流與幫助便是聚集與觸發改變行動的基本。

透過主張社區的力量、勞工合作社、經濟決策民主化、社會福利取代以利益為優先的政策考量等等,許多理論家與社會運動家都藉由這些倡議與行動指出,當前資本主義制度的限制以及不同經濟思維下帶來的可能性。而且事實上,「團結」的行為已存在於當前的經濟中,一個明顯的例子是負責護理與照護的人,其中頗多是無償的,通常是撫養兒童、照顧老人和讓不同能力的人發揮潛力等等,這是最深層次的互助關係,對經濟和社會活動來說不可或缺,但這些活動卻沒有在經濟當中被承認或是被低估其重要性。另一方面,傳統經濟上也不缺乏互助互惠的行為,只是都沒有被強調出來,例如在 Wikipedia 和 Linux 的共享互惠;在製造裝配生產線、航空公司、行銷或用戶設計辦公室等各種工作場所進行的團隊協作;以及孕育科技創新的知識共享等,這些當中都包含互助互惠的精神。

此外,資本主義經濟的基礎中也存在「互惠」的精神,因為市場上發生的每一次交易實際上都同時包含利他和自利的元素:人們只有在相信對方不會作弊、對彼此有某種基本程度的信任時,各種交易行為才能順利進行,這種信任部分建立在法治體系上,但同時也奠基於以往的生活經驗和社會規範 (這部分應該比較近似之前討論過的soft space的概念),這些規範期望人們和企業在公眾都能接受與認可的範圍內行事,以防止毀壞彼此的權利。

當大家都意識到經濟行為當中本就存在的互助互惠關係、以及忽視這點造成的代價之後,就可以幫助建立涵蓋和引導複雜現代經濟的願景。以現況來說,合作社和從事替代經濟的公司組織很有價值,但還需要向在經濟行為中佔有絕大部分影響力的私營部門去進行呼籲,因此更需要設計一套系統,既可以誘使,也可以強勢要求企業採取對整體更好的行為。

改變故事

那麼,要怎麼做才能在經濟思維和實踐模式中產生改變,逐步轉往團結互助的方向呢? 如果要行動該怎麼開始?文中提出三個基本元素。

  • (1) 與事實/事證連結:在挑戰目前的主流時,需要長期、穩定地累積相關研究和實證,持續檢驗對照後才能讓人意識到過去的假設不再準確 ( 這點在之前研讀Throughput of Learning也有提到,學習的重點就是要破除無效的假設 )。Thomas Kuhn在著作《科學革命的結構》中區分了革命性科學和普通科學。典範移轉並不是單純累積公眾認可的事實和理論來推動科學進步,而是用那些當初被否決或沒被注意過的方式去處理問題。但隨著證據和研究的逐步增加,這些新方法就可以完全取代舊的概念。
  • (2) 與感受/常識連結:引發改變必須能先訴諸於感受,才能驅使行動,並讓其變成一種常識,根深蒂固的認知模式跟解釋方式會成為持續運作的常識,如果跟常識相斥就不太可能在公領域產生影響。
  • (3) 與改變的力量連結:典範移轉總會威脅到現行思維和模式的既得利益者,因此還需要推動改變的力量,這些力量可能是指想法和證據本身的力量,但通常也需要政治行動來對抗強大的參與者並改變遊戲規則,並且需要建立能夠強化新典範的機構和基礎設施。

團結經濟學

團結經濟學有三個基本且相互關聯的前提:

  • (1) 我們的經濟不是由不變的力量驅動的抽象自然現象,而是由人們透過彼此合作和競爭創造的。
  • (2) 當我們認知並加強這些協作要素時,最終不僅能獲得更好的社會面向的成果,還會獲得更好的經濟面向的成果。
  • (3) 因為會有些人從現行制度中受益、並試圖阻止合作,因此社會變革運動對經濟面的成功非常重要,因為可以幫助轉移權力,同時幫助建立和擴大對互助互惠精神的感受。

第一個基本前提與人性有關。大多數經濟學家的普遍假設是,人們的行為純粹 (或很大程度上) 基於自身利益。對新自由主義倡導者來說,市場會把所有的自私行為都協調進一​​個幸福的結果裡,因此限制政府的力量是最好的。而左派對推動經濟行為的原因通常也有類似看法,不過他們認為福祉不太可能被公正分配,因此國家必須採取行動限制最嚴重的自私行為,以將經濟導向為共同利益服務的方向。

但真的如此嗎?其實不盡然。

在危機和災難發生時,人們也會出於團結一致的情感而採取行動,關心他人和害怕/提防他人同樣都是一種情感衝動,而現行經濟和政治體系制度的挑戰在於,其重點通常在於獎勵或馴服自身利益,而不是促進大眾彼此之間的連結與聯繫。傳統的經濟模型並不否認人們有相互交流的情感衝動,但他們假設這些意圖都表現在經濟行為以外 — 在家庭生活、社區、教堂、慈善行為中才會展現,只要進入經濟行為就自動變成以自利為導向,但這其實不符合現實。這樣的假設會讓家庭和社區中大多數女性的無償勞動被屏除在經濟行為之外而不可見;低估在服務經濟的大部分範圍內的關懷工作裡不可或缺的人際互動;也同時忽略協作是創新、團隊合作和許多其他經濟活動的重要組成方式。

傳統經濟模式也常對我們的經濟與我們生活和工作的地方緊密相連的情況視而不見。經濟中的絕大多數工作都在創造、維持、改善大多數人生活的環境。如果沒有我們所依賴的生態系統,經濟就無法存在與發展。然而,傳統的經濟模型在很大程度上都忽略我們與環境(地區和我們的地球)的連結、以及我們與彼此之間的聯繫。

這樣其實與人性是有矛盾的,因為只把人性是自私自利的單一面向當作假設去設計制度。

第二個前提:以互惠精神為基礎實際上可以帶來更廣泛的繁榮。

這個前提與傳統的經濟觀點背道而馳,因為傳統認知是如果要鼓勵與促進經濟發展,不平等是必需的,也是經典理論上公平與效率間的取捨。但所得極端不平等、種族隔離和社會分裂實際上往往會限制國家和地區增長的可持續性,當前經濟的不平等,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無法產生最理想的結果。相比之下,承認和加強互助互惠關係可能會產生更多益處。

如果支持創新蓬勃發展所必需的協作行為,並減少私人對公共利益的掠奪,將可以增加投資並引導創新朝著促成共同利益的方向發展;如果透過能維持基本開銷的所得認識到協作對我們經濟的貢獻,將有助於減輕貧困、健康狀況不佳和無家可歸者的巨大經濟負擔;如果將互助互惠延伸到地球和子孫後代,將可以打造一個更健康的環境,並防止被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驅動的災難造成的代價所淹沒。

第三個前提:只有透過尋求重新平衡權力的積極活動才能達成目標。

互助互惠可能是目標,但要實踐目標,就需要在政治上定義出在現況當中受益的有誰,並確定如何讓他們的影響力不去阻礙多數人的利益,讓力量互相牽制而產生平衡。這種將相互關係作為目標、將社會運動作為策略的作法,本身在追求平衡上就充滿挑戰性,但若需要引發變化,就必須如此。

這對傳統常識提出挑戰:認為經濟學作為一門學科,只要有足夠的實證研究和解決方案的論述,就足以促使政策制定者擬定更具包容性的行動。但這種認知是錯誤的。種族差異、貧富差距和環境破壞不是系統上需要修正的錯誤(bug),並不是只要把這些錯誤解決 (類似debug) 以後系統就會運行完美;而是這個系統架構本身就存在嚴重缺陷,那些社會問題其實都是不公平的統治結構運作當中顯露出來的特徵,唯有修改整套系統,也就是透過社會運動努力實現大規模的團結行動,才能破壞這種結構。

這種對採取行動的強調也與框架的概念密切相關,最新的社會運動理論便討論過透過敘述理解去建構共享認同的重要性。可以肯定的是,我們不但需要一籃子經濟政策,同時也需要一個故事去打造出令人信服的願景。新自由主義者就有打造願景,一個總是回到個人、自由和市場的願景(即使實際上導致的是不平等和弊病)。因此若要追求團結經濟,就需要一個能引起共鳴的故事,它利用人類深刻的感受 – 如果大家團結起來,就幾乎可以解決任何問題 – 這成為一種心理上的默認值,因此任何關於社會挑戰的經濟問題都會被導到一種新答案:互助互惠和行動。


本書的起點

接下來,就要講到本書的由來。

作者提到這本書的出現不是起源於學術上的研討交流,而是從與社會運動倡議家的互動所開始。

兩位作者的領域都在加州種族相關議題與運動的研究,他們認為當時的加州與現今的美國面對的都是類似狀況,同樣面對經濟與人口結構難題,兩位作者試圖為他們的家鄉制定更積極的經濟政策,因此與社會運動領袖發起了一系列焦點小組,去了解他們需要什麼。交流當中他們發現這些領袖都希望確保包容和公平,但也同時陷入舊的經濟思維和爭執,因為對公平與增長之間互相的權衡取捨難有解方。他們與社會思考者、運動者、大眾都有交流,但其實還需要再拓展到公共政策的制定、社會運動的組織與公民運動的參與者,讓他們有同樣的藍圖去理解實際經濟當中發生的事,
強調社會聯繫並描述出更美好的未來的模樣。所以這本書當中提供的框架不是要去解釋複雜性,而是建立一個模板去理解新現象和周遭的世界。所以會提供學術文獻和新興替代方案的觀點,期望引發大眾進一步的思考。

在團結經濟學中探討的面相,還有包括要把規模拉大到整體還是縮小到個人?是要以總體經濟著眼還是以個體經濟?作者認為關注經濟的個體基礎是關鍵 (但並不是只以個人為考量)。雖然新自由主義模型會強調自私自利的個人,而自由主義的方法論裡面往往強調具有共同利益的社會群體(例如工人、老年人、有色人種),但團結經濟學不太一樣,是去承認人們的各種面向和行為背後的複雜動機,包括我們會因為出於關心他人而行動 (不一定只是因為自私)。 此外,行為經濟學也正在幫助我們學習,即便看起來像是個人的決定,但也會受到社會聯繫、身份和關懷社群的影響,理解這些因素以後可以導出更好的經濟模型和結果。


與他人共建

作者並不是第一個透過「團結」的概念去理解經濟的人,研究會議有提到的SSE ( social solidarity economics,社會團結經濟學 ) 當中就談到很多團結在經濟上的應用,SSE主張建立替代經濟組織、合作社、社區土地信託、公平貿易公司、志願組織等。

透過這些新的組織型態,將當前的經濟轉變為奠基於團結、公平、永續和民主等原則的經濟,雖然主要方向是希望建立資本主義的替代方案,然而,與作者倡導的團結經濟學專注於承認與支持當前經濟中的互惠主義相比,差異其實非常小,而且有不少可借鑑的部分,像是SSE 的框架重視多元化,並承認有很多方法可以建立一個更加公正、公平、民主和永續的世界。

根據團結經濟倡導者Emily Kawano對團結的定義,團結是一系列社會互動的簡要概述,這些互動包括:合作、互助、分享、互惠、利他、愛、關懷和饋贈。團結經濟主要是希望能培育茁壯這些價值觀,而不是鼓勵個人主義、競爭以及披著資本主義外衣的種族主義、階級主義和性別歧視。並且去重視那些被認為沒有實際經濟價值的行為,例如護理勞動和社區培育(供給膳食、清潔環境、養育幼兒、老人照護、社區活動、幫助鄰居和志願服務等),他們不只是實體經濟的一部分,而是再生產的基石,是讓那些有償工作能存在且運行順利的重要輔助。

同樣重要的是,在團結經濟裡,全部都依靠政府並不是一個適當的選擇。正如 Emily Kawano 也指出:團結經濟是關於人們集體尋找方法來讓自己與社群共同成長茁壯。不是由政府主導去幫他們做這些事,政府的角色主要在於支援,是創建架構和支持人們能自己發展解決方案的合作夥伴 — 政府要做的主要是創造就業、生產糧食、管理當地生態系統、分配支出等等。目標不是分配這個國家的福利,而是創建一個每個人都足夠讓生活獲得改善的系統。

接下來作者討論了種族相關的議題:團結經濟學為什麼會與種族議題結合、他們的關聯性/脈絡、與為什麼這麼做很重要。團結經濟學在美國得到更多群體重視與實踐,其中種族議題也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因為本質上是多民族聚集的國家,多元是團結經濟可以據此成長的優勢之一,但可惜的是歷史發展脈絡造成的種族區隔,阻礙了團體彼此交流互助的機會。

作者提到SSE的倡議者中有許多非裔思想家,也幫助在SSE相關議題中讓研究者了解到政府可能造成的傷害,因為觀察到許多相對位處政治經濟弱勢的情況,因此非常能夠理解要透過團結在當地經濟上實踐互助的重要性。他們希望能強化歸屬感、擁有可以支付生活所需的工作、可以安身立命的社區,這樣當在為政治權利奮鬥時,才可以無後顧之憂,讓公平與增長能夠結合而不偏廢,克服美國政治經濟中根深蒂固的種族主義,進而去探究將不同經濟替代方案與更廣泛的系統變化相連結。這些觀點在團結經濟學中都是相通而被認同的,對經濟的所有權和控制權是追求正義所需政治權力的關鍵——其中大部分是與當代的種族社會運動結合。作者希望在探討種族議題時,在民族國家層面和在為正義奮鬥的多元文化背景下,既以種族分析為中心,又能在不同的種族群體中找出“不同於尋常的共通點”。

在這些交流當中,要避免”爭論歧異”這類既有的學術習慣,相反的,需要強調的應該是”增添”哪些元素使其更豐富。若要這麼做,首先,需要多方面採納對人性的不同看法和多元的個體研究基礎,以理解集體行動的好處。再來,是要比其他既有關於種族和種族主義的論述更加努力強調,這些是在傳統經濟討論中常被忽略的角度。還有一個最大的貢獻,就是強調必須將更能讓人領會的敘事方式 (如何將學術資料轉化與溝通傳播) 與社會運動結合,這麼做對於真正改寫經濟理論和經濟規則是必要的。


團結經濟地圖

第一章的最後,把這本書之後的章節做了概要介紹:

  • 第二章:團結與繁榮

    • 探討了大多數經濟理論中的基本假設——個人行為主要是出於自身利益——並證實這種理論有多不符合實際經濟體的狀況。透過整理過去 30 年的證據,證明更公平和社會聯繫更緊密的地方 (國家和地區) 實際上有更好的經濟表現。並且探討為什麼公平有利於繁榮的一些原因,當人們團結一致行動時,會更有可能投資於教育和基礎設施等重要的公共利益上,以及不太可能因經濟調整而陷入曠日廢時的衝突。還討論為什麼若過於簡化地用國內生產毛額 (GDP) 等傳統指標衡量經濟,會導致對可能帶來更廣泛福祉的面相投資不足。
  • 第三章:團結與創新

    • 深入探討互助互惠與創新之間的關係,而創新是繁榮非常重要的來源。廣泛的研究都清楚表明,創新很少是個人成就,而是必須奠基於協作過程和社會關係,其中許多是在市場框架之外運作的。技術創新還必須依賴於幾個世紀以來共同承襲的科學知識和科技,並以主要的公共部門投資為基礎。此外還討論這些集體產生的經濟價值如何被少數人透過掠奪、並且透過“贏家通吃”這種競爭動態去攫取為自己所用,這樣不但加劇不平等,且會造成對未來創新所需的基礎投資不足。最後,也討論基於團結互助的創新系統可能是什麼樣子,以及為什麼可能帶來更好的結果。
  • 第四章:團結與社會支援

    • 如果想確保每個人都有資源去追求有意義的生活,就必須重新考慮社會安全網的建構。通常,這些社會安全計劃是以社會福利框架作為概念,該框架承認大眾對弱勢群體的義務,但卻只針對那些被證明有需要的人才提供援助、其他不符合規則者被排除。相反的應該採取不同方法,建議採用“社會工資”,承認並獎勵對創新和繁榮的集體貢獻。本章回顧了一些研究表明,這類型投資並不像一些人認為的那樣昂貴或缺乏助益,實際上反而可以節省巨大的經濟成本,並有助於擴大繁榮。政府既可以成為此類努力的提供者,也可以成為推動者,不僅可以制定這些支援方案的計劃,還可以促進整個經濟系統中的互助努力。
  • 第五章:團結與地球

    • 著眼於更深層形式的一種團結:人類與生態系統的關係 (人類也屬於生態系統的一部分)、與將繼承這些生態系統的後代,以及與最有可能遭受氣候變遷所苦的人們的衝擊。與許多其他人一樣,我們將氣候危機視為這個時代的挑戰,但當前的經濟框架很難為解決方案提供敘事或持續的政治意圖(動機)。在本章中總結了為什麼與地球的深度團結——實際上是一種精神連結——具有社會和經濟利益的證據和論述。當中特別關注與分配的相互作用,指出環境公平與環境品質的密切相關、與環境品質 (包括可再生資源的使用和循環經濟) 會降低經濟成本並有助於整體福祉的增進。
  • 第六章:團結與社會變革

    • 強調團結有兩個含義:(1)我們如何組織我們的經濟、(2)我們如何實踐這種變化。作者認為建立群體力量是關鍵,意思就是需要結合合作和衝突,來改變行為模式與當前的遊戲規則。探討為什麼社會運動不僅對權力關係轉移很重要,而且對建立和擴大共同命運感也很重要。在這最後一章中回顧一些創新的努力,例如改善護理人員福利的運動和綠色新政的努力,並探討如何擴大這些努力和透過其他作為以真正改造我們的經濟。另一個經濟世界確實是可能的——它需要結合互惠互助、社會運動以及激進的想像力來實現。

團結經濟學簡介及閱讀攻略


各章導讀連結


115B實驗室

「115B實驗室」是由「嘉鼎智能團隊」,呼應社會團結經濟浪潮而成立,創立之初,以台北松山區的敦化南路1段1號5樓B室為起點,故以115B為紀念。

主要在協助個體、或組織,運用國際股市連結全球社會經濟的人心智能,增強本身經濟實力;並在過程中融合永續進展的理念,追求經濟、社會、環境各方面的均衡進步發展,尤其經濟上要符合(經世濟民)道理。

加入團隊

104 (嘉鼎智能|115B實驗室)

社群媒體

歡迎加入我們的LINE社群一同推廣永續所得倡議

👉   115B Slack 社群

👉   115B實驗室 LINE 社群

👉   115B實驗室 FB

  • Copyright: Copyright is owned by the author. For commercial reprint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for authorization. For non-commercial reprints,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
  • Copyrights © 2021-2024 115B-Lab